社论:缅甸震灾国际救援当仁不让

缅甸上周五的强烈地震引发的伤亡与经济损失至今难以估量,国际社会纷表关怀与支持,一些国家已经付诸行动。新加坡民防部队的80人“狮心行动”队伍昨天起在缅甸开展救援行动,预计更多国际支援也会陆续抵达,但当地各方面情况显示灾民处境相当恶劣。作为本区域重要的国际组织,亚细安成员国对此大灾难当仁不让,多国已经表达协助救援意愿或已派出支援队伍。缅甸地方武装力量昨天同意在灾区停火。

亚细安外长昨天在一场线上会议上提出,在亚细安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协调下,为大地震受灾国家提供更多援助。新加坡外长维文也呼吁缅甸内战各方实施立即而有效的停火,以便外界的救援能顺利展开,同时有利于长期的国家和解,实现和平与重建。

这场缅甸百年来最大的地震,震中曼德勒一带和首都内比都都有大量房屋包括政府办公大楼倒塌,基础设施破坏,最终死伤可能很惨重。地震影响范围广大,北至中国云南瑞丽,南至泰国曼谷都造成破坏。

由于长期的政治不稳定,缅甸一直缺乏良好的基础建设,尤其是在少数大城市以外的地区。从1962年奈温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建立军人政权以来,缅甸历经错误的经济政策、以压制为主的民族政策,以及对抗性外交导致的国际孤立等困境,长期得不到稳定的发展。2011年军人政府开始了部分还政于民的改革,2014年进一步开启民主转型进程,在国际环境改善的背景下,外来投资大爆发,经济前景曾一片看好。然而,缅甸在2021年再度发生军人政变,导致政局陷入动荡至今。近几年,军政府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力量的矛盾加剧,国内多处战斗不断,出现武装割据扩大的局面。

亚细安为缓解缅甸政变后的困境,协助促进和平,提出五点共识,但缅甸政府悍然拒绝,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无从缓解,甚至愈演愈烈。

国力长期消耗在内斗和贪腐中,内战下的缅甸又缺乏有效的全国秩序与治理机制,再加上国际制裁,缅甸几年来既谈不上国家发展,也没有健全的应急措施可言。这场严重的天灾一来,便立即提醒世人这个国家的困难与不幸。敏昂莱政府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求援,说明救灾所需的医疗物资与救援力量已是捉襟见肘,甚至山穷水尽。

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迅速派遣人员赶赴救灾,既体现了灾难下应有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折射出缅甸所处的特殊地缘政治位置,以及周边大国围绕缅甸的政治影响力角力。 

作为本区域主要的政治组织,又以缅甸为成员,亚细安也要当仁不让,快速且积极地参与应急救灾。亚细安与亚细安各国既有协助本组织家庭成员渡过最艰难时刻的道义责任,也应把这视为对亚细安团结与能力的一次测试。

祝愿缅甸与缅甸人民挺过这场天灾造成的难关,也期望缅甸军政府能通过这次百年大灾难回归现实,接受亚细安成员国的诚心建议,寻找尽快恢复国家长期和解与和平之道,建立更具备民意基础的政府,团结各方,重启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为缅甸人民找回长期的希望。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