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当权者因人们的言论和立场与自己对立,就尽一切手段除之,只会加剧寒蝉效应。寒蝉效应将削弱美国的优势。
“把自由女神像还回来!”
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格鲁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本月中在政党集会上,斥责美国人选择与暴君为伍,并指特朗普政府大砍科研经费,阻碍学术自由。在他看来,既然美国不再珍视自由,就该把礼物还给法国。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于1876年送给美国的礼物,庆贺美国独立100周年。这个巨大的铜像直到1886年,底座建成后才正式落脚纽约自由岛。
以特朗普政府的作风,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在拒绝归还女神的同时,白宫发言人不忘羞辱格鲁克斯曼是“不知名的法国低级政客”。
过去两个月,美国政府高调开除曾参与调查现任总统特朗普刑事案的司法部员工、禁足对总统“不友善”的媒体、把亲民主党的律师楼列入黑名单,还施压大学驱逐学生等。这一件件事让人不安,每个动作只因不满对方的言论和立场。
纽约州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本月初被告知,政府将撤回4亿美元(约5.3亿新元)拨款。要重获拨款,学校须同意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严惩参与校园示威挺加沙的学生、撤换负责中东课程的学院负责人,并准许执法单位入校捕人。尽管法律学者认为政府以经费要挟不合法,但哥大已决定接受条件。
大学拨款被扣不久,便传出至少三名参与示威的哥大学生被追捕。美政府已表明要把他们驱逐出境。三人中,只有一人是学生示威领袖,来自巴勒斯坦,但已获美国绿卡,是合法的永久居民。
另外两人,一个是握有学生签证的印度籍博士生,还有一个是自幼随家人移民美国、持绿卡的韩裔女生。两人自称只是参与示威,并非领头人。
除了哥大,其他大学也传出类似案例。美国务卿鲁比奥星期四(3月27日)证实,政府已褫夺全美超过300名参与挺巴学校示威者的签证。
特朗普态度强硬大规模驱逐南美非法移民,尽管手法不近人情,至少合乎法理,但这些学生可是合法居留者。
哥大示威者去年占领教学大楼、砸窗,造成破坏。他们呼吁保护加沙巴勒斯坦人的同时,是否也藏有反犹太主义的心思,存有争议。单是造成破坏一项,确有惩戒必要,但是否罪大恶极至须被驱逐出境,有待商榷。
部分学生已委托律师上诉,可是法院能否及时出手,至少暂阻执法,直至法院审查完案件为止,不容乐观。特朗普政府已多次杠上法院,不但要求撤换,甚至扬言要弹劾法官,更不顾法庭禁令,将数百名被指为黑帮成员的委内瑞拉人送往萨尔瓦多监狱。
就连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也罕见地发声明,斥责特朗普政府说:“两个多世纪来,已有定论,弹劾并非应对司法判决分歧的恰当方式。”
不论是言论或行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为了能保护每个人的安全与权利,法律总会对人们能说能做的设定一些限制,而有关对错的具体分界线实为反映社会共识。是否违法,以及如何惩处,不应该取决于个别群体或个人的喜好,不论这群人掌握多么大的权力。
美国社会分裂近年越来越严重,因担心得罪对立阵营而噤声的人不在少数。同事去年到美国采访就发现,很多民众对政治避而不谈,还有人为了说服记者不要引用他的意见,急得快落泪。过去三年,不时有美国媒体报道指言论自由正面临威胁。如果当权者因人们的言论和立场与自己对立,就尽一切手段除之,只会加剧寒蝉效应。
在谈及中美较量时,认为美国不会那么容易被取代的学者,经常解释说美国是个大熔炉,有多元的意见和思想在这里碰撞,助美国社会建立韧性。寒蝉效应将削弱美国的这个优势。
从岛上眺望美国近月各种事态发展,自由女神或许也在默默叹息吧。
(作者是《联合早报》国际新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