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抗议爆发后,许多人将之视为民主力量反抗专制独裁。但被忽略然而却更根本的是土耳其世俗派与宗教保守派,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路线的迥异立场,是大城市居民与乡村民众的撕裂,是困扰百年不止的世俗化转型与根深蒂固宗教传统之间的痛苦磨合。
土耳其警方3月19日拘捕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市长、最大在野党共和人民党(CHP)主要领导人之一、现总统埃尔多安的主要政治对手埃克雷姆·伊马姆奥卢。这引发席卷土耳其各大城市的抗议浪潮。共和人民党及其他在野势力及许多民众,走上伊斯坦布尔及土耳其各地街头,抗议埃尔多安政府破坏民主、垄断权力独裁的行为。几日来抗议愈演愈烈,未见止息。
本次抗议既是对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政权日益压缩反对派生存空间、威权垄断的反弹,也是土耳其长久以来世俗与宗教、进步与保守、城市与乡村矛盾与博弈的又一次爆发。
现今土耳其共和国所在区域,在古代经历多个王朝的统治,其中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最为长久和最具影响力。奥斯曼帝国时,土耳其逐渐伊斯兰化,绝大多数国民都成为回教徒。相对于阿拉伯半岛等地,土耳其的宗教原教旨程度较低,且保留部分罗马和希腊影响力占优时的许多基督教及世俗文化,但回教仍是主导性的。
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的同盟国阵营,与英法俄等协约国开战。1918年,大势已去的同盟国迎来战败命运。英法俄和希腊等国都试图瓜分和削弱土耳其。国家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名将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击退希腊军、平定各地动荡,迫使协约国对和约做出大幅修改,奥斯曼帝国虽然解体、各殖民地丧失,却保住帝国核心土耳其的领土。
丧失威信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皇帝)宣布退位,哈里发(最高宗教领袖)也被废黜,凯末尔创立土耳其共和国并担任总统。
凯末尔执政后,痛感土耳其近代积贫积弱、奥斯曼皇室丧权辱国,以及与英法等列强的差距,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发展教育、科学、工业,以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文字等西化政策,同时又强调土耳其民族主义凝聚人心,并取消回教的国教地位,弱化宗教影响力,全力推动世俗化,赋予妇女权利等。
这些措施清理了许多陈规陋习和积弊,促进土耳其的现代化、经济发展。伊斯坦布尔等大城市也逐渐形成不信宗教或宗教信仰较为淡薄的世俗化群体。凯末尔及他领导的土耳其国民军,是土耳其共和国建国基石,也是世俗化程度最高的群体。土耳其大学的师生、司法领域工作者,是另外两大世俗化程度极高的群体。军队、大学、司法,于是成为捍卫土耳其世俗主义、共和主义的三柄利剑。
但另一方面,土耳其多数国民,如回教教士、与旧奥斯曼政权有关的精英、广大农村地区的士绅与农民,却仍然深受伊斯兰主义影响,是虔诚的回教徒。毕竟以回教为国教的奥斯曼帝国统治了600多年,政教合一的力量带来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凯末尔生前,凭借个人崇高威望、世俗化军人集团的暴力威慑、他缔造的共和人民党执政集团的权力垄断和铁腕政策,世俗主义得以维持;宗教保守势力也暂时沉寂无声。但他去世后,土耳其各路宗教保守势力蠢蠢欲动,利用逐渐开启的民主化、普选制,凭借选票优势多次执政,几次试图推翻世俗化共和体制,以重建政教合一(或起码宗教指导世俗)的回教国家。
凯末尔主义(世俗主义、共和主义、进步主义)的坚定继承者——土耳其军队,在宗教势力通过民主方式夺权、破坏世俗制度时,多次站出来发动军事政变,取缔宗教保守政党及其他极左极右党派,继续让中左翼的共和人民党以威权统治捍卫世俗主义和共和国体制。
在相当长时间里,土耳其的宗教势力是民主派,世俗势力则是威权派。因为宗教势力有多数民众支持,普选票占优,但在压制下较少掌握权力;而世俗主义共和制、进步主义则只有军队、知识精英、大城市中产市民等支持,但长期凭借对关键领域及权力的控制主导土耳其。
到了2001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崛起并执政,改变了土耳其政治格局。埃尔多安及其政党以民族主义、宗教保守主义、民粹主义路线,以及经济上不错的表现,博得多数土耳其人强烈支持,实现了长期稳固的执政。
埃尔多安通过将半总统制改为总统制、修改选举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权力。他也不断表现出回教保守主义立场,压制女权和多元性别权利、限制世俗派新闻自由(如抓捕最大世俗派报刊《共和报》主编和记者),大规模开除世俗派司法人员并以支持者替换之、强力针对库尔德人等少数族裔、以回教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指导对外关系等。
世俗派军人多次政变均失败
在多数民意尤其广大乡村地区支持下,埃尔多安多次连任,以民主方式掌权、以合法手段打击异己,共和人民党等世俗派无力制衡。共和人民党在城市长期占优,却无法在民粹和回教色彩浓厚的乡村获胜。近几年,在总统和国会选举结果的地图上,代表正义与发展党的黄色覆盖土耳其80%以上区域,代表共和人民党的红色却只星星点点散布在各大城市及沿海狭长地区,就非常形象地反映政治势力分布状况。
世俗派立场的土耳其军人发起多次政变(如2016年数百人死亡、事后上万人被拘捕的7月政变),试图推翻埃尔多安统治,但均遭失败。一些军人还在政变中被埃尔多安及正发党支持者抓捕和当场屠杀。另外两个较世俗的领域,高校和司法界,比军队更弱势,也都遭到埃尔多安清洗和正发党渗透,守住领域内部尚可坚持,推倒埃尔多安则难以做到。
虽然埃尔多安也遭到宗教势力内部的挑战,如另一宗教保守主义领袖法图拉·居伦及其创立的居伦运动,就给埃尔多安造成很大的麻烦。但埃尔多安仍然度过若干危机,迄今已担任实权总理和总统共逾20年。
近日发生的逮捕反对派领袖、引发抗议事件,无疑是世俗进步派与宗教保守派的又一次对决,以及埃尔多安滥用司法针对反对派的又一案例。本次抗议之所以激烈,也是世俗进步派在埃尔多安政权步步紧逼下的反弹。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世俗派大本营,市长又是最能挑战埃尔多安的政治明星,被捕自然引起支持者强烈愤怒。反过来,埃尔多安也是看到伊马姆奥卢及共和人民党在大城市接连胜利,自身感到危机,才下令拘捕。
本次抗议爆发后,许多人将之视为民主力量反抗专制独裁。考虑到埃尔多安各种独断行为和个人崇拜,正发党垄断政坛,这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被忽略然而却更根本的是土耳其世俗派与宗教保守派,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路线的迥异立场,是大城市居民与乡村民众的撕裂,是困扰百年不止的世俗化转型与根深蒂固宗教传统之间的痛苦磨合,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倒向民粹、多数暴政、宗教保守主义的教训和思考。这些重要而被忽视的东西,并不仅仅出现在土耳其。
作者是旅欧作家、国际政治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