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资政:中美根本认知存在分歧 “大交易”难达成

美国无法接受被中国超越,中国则认为美国刻意阻碍他们发展,两国在根本认知上的分歧,背后牵涉主权、安全、贸易和科技等一连串难以妥协的问题,因此难以达成“大交易”。

国务资政李显龙星期一(3月24日)在新加坡海事周的一场炉边对话上,回应新加坡巡回大使陈庆珠教授的提问时,对中美关系走向提出看法。

主持对话的陈庆珠问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据说不是好战之人,会寻求与他人达成协议,例如为俄罗斯提出一项“大交易”(grand bargain),中美可否达成类似安排?

对此,李资政认为难度很大,因为中美之间的问题已经非常深层。他说,美国不再把中国单纯当作合作伙伴或友好国家,而是一个必须防范的竞争对手,甚至是威胁。

“他们认为,美国和中国在意识形态、全球影响力,还有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所以他们下了决心,不管怎么样都要保持领先,不让中国超越他们。”

中国则希望与世界做生意,但也觉得美国在阻挡他们的发展。李资政说,中国认为他们有权发展、有权使用先进科技、有权追求跟发达国家一样的生活水平,也有权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他国家凭什么限制我?”

他认为,两国在根本认知上的分歧,背后牵涉主权、安全、贸易和科技等一连串棘手的问题。他说,这些问题很难打包处理,遑论一起放进一个“大交易”里。

“对各自国家来说,这些都是不可退让的问题。”

不过,中美如果不合作达成某种安排,发生冲突时,可能对自己和其他国家造成许多伤害。

李资政说,要中美稳定关系,虽然很难做到,但极其重要,因为这将对区域乃至全球秩序带来重大影响。“我们不知道这会如何发展,因为(美国)新一届政府尚未对此给予高度关注,所以得拭目以待。”

李资政:关税政策持续下去会带来很多麻烦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其他国家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中国和欧盟。李资政说,经济学者会建议中国冷静处理,不要反击,因为一还手也会伤到自己,而美国实际上也在损害自身经济。

不过,在政治上却必须得反应,以牙还牙。他指出,继续下去涉及的不只是关税,还有出口和投资限制,“基本上就是在脱钩、在切割,而这条路走下去会带来很多麻烦”。

李资政回望历史说,上世纪30年代经济陷入萧条,美国征收高关税,引起其他发达国家实施相似的高壁垒,世界贸易随之暴跌,对许多国家带来困境,加剧政治压力和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引发二战。美国对日本实施石油和橡胶禁运,也促使日本开展太平洋战争,从东南亚获取这些重要的原材料。

他提醒,如今时移世易,“现在谈的不是美日,而是两个核大国”。

“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真的走到路的尽头,但愿在到达那个节点前能找到一个‘出口’,一个让大家都能下车的机会,避免对彼此造成最大伤害。但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改变思维模式。在那之前,我们只能系好安全带。”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