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毒品泛滥 人间无净土

特朗普曾声言要像新加坡一样通过死刑来对付毒贩,但至今没有行动,也许他上任后拉开的战线太多,顾此失彼。和美国一样在毒品战线上节节败退的国家多得很。当吸毒问题已渗透整个社会后,即使出现有心要处理问题的政府,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个毒品泛滥的世界,人间也许已经不存在无毒的净土。很多国家,包括世界霸主美国,毒品形势不断恶化,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吸毒者因服用过量毒品而丧命。然而,多数政府似乎都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

在毒品已经泛滥成灾的情况下,一个政府应该怎么处理?美国总统特朗普想到的是拿一些贸易伙伴国开刀,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加征关税,理由就是这几个国家没有采取有效行动,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他也甩锅加、墨两国没有管好边防,导致毒品和犯罪分子轻易进入美国。

这是简单的转移国内注意力的做法。但不管是找替罪羊,还是认为阻止芬太尼进口就能解决问题,都是过于简单的想法。毒品问题有供和需两个方面,不双管齐下,只打击供应面岂能奏效?何况生产毒品的地方多的是,除了金三角、阿富汗等地,几乎整个南美洲就是毒枭的根据地。

美国过去甚至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发动过毒品战争,结果也无济于事。现在,特朗普也恫言要对墨西哥的贩毒团伙采取军事行动,但看来唬人的成分居多,因为墨西哥只不过是许多毒品来源之一而已。此外,美国毒品为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旷日持久,如今或许已到了无解的地步。美国的监狱已经爆满,大麻和阿片类毒品泛滥失控,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想到的就是鸵鸟政策,把大麻的使用无罪化,销售合法化,把芬太尼的阿片类毒品重新定义为处方药,到处药店都能销售。

有人说,美国今天的毒品问题比19世纪中国的鸦片危害更为严重,致命性也更大。芬太尼原是高效的临床手术麻醉剂和止痛药,却被毒贩用来制成合成毒品高价售卖,荼毒生灵。美国毒品问题深重,当然有其复杂的国内社会因素,这里就不赘述。但严重性却忒令人吃惊,从官方统计数字可见一斑。过去20几年来,已有近百万美国人死于阿片类毒品。芬太尼比海洛英要强50倍,只需两毫克就可置人于死地。过去几年,服用芬太尼等毒品致死的个案达到高峰,在2021和2022两年,每年死亡人数都超过10万人,去年稍微回落至8万6000人。

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处理毒品问题上可谓治丝益棼。揆其原因,其一是法律不严,对毒贩起不了震慑作用。很多毒贩就在牢里蹲着,而在外头的依旧横行无忌。其二是各大药剂公司为了牟取暴利,通过游说和捐助政治献金等手段收买政客,阻挠对它们不利的药物管制法案,使大麻和阿片类药物的销售得到合法化途径,大麻去罪化,芬太尼等则以镇痛药的名义面市。

这些大药品公司虽免不了吃官司,赔点钱,生意还是照做。去年8月,三大药品公司被医疗保险投保人集体起诉,指它们在阿片类药物的泛滥问题上难辞推波助澜之咎,结果以赔偿3亿美元(约4亿新元)庭外和解。在此之前,它们也曾被一些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起诉,指管制松懈,以致大批会成瘾的镇痛药流入非法渠道,结果同意赔付210亿美元了事。

少了严刑峻法不能解决毒品问题

少了真正的严刑峻法,要解决毒品泛滥问题是不可能的。特朗普曾声言要像新加坡一样通过死刑来对付毒贩,但至今没有行动,也许他上任后拉开的战线太多,顾此失彼。和美国一样在毒品战线上节节败退的国家多得很。当吸毒问题已渗透整个社会后,即使出现有心要处理问题的政府,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要学新加坡对毒贩实行死刑,则必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和国际人权组织的大力反对和阻挠。偶尔出现政治强人,就会倾向于采取暴力手段来处理。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杜特尔特在担任达沃市市长时,就已采取严厉手段对付毒贩和吸毒者,2016年出任总统后,迅速在全国推广肃毒政策。在他上任第一年内,就有超过2000人在肃毒行动中被击毙。政府说死者是在枪战中死亡,但人权组织则声称,许多案件可能是由治安队在官方默许下执行的“法外处决”。3月11日,杜特尔特从香港返回马尼拉时,在小马可斯总统的配合下,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并立即引渡到海牙受审。

几天后的3月15日深夜,特朗普政府援引一项有数百年历史的《外国敌人法》,将200多名被指为委内瑞拉黑帮成员的人驱逐出境,运到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他们被关进萨尔瓦多2023年启用的恐怖分子囚禁中心,这所超级监狱号称拉美最大监狱,可容纳多达4万名囚犯。根据萨尔瓦多与美国事前达成的协议,这些人会被关押一年,美方就支付萨方600万美元关押费,一年届满后还可以再续签。

是的,你没看错,人口只有约650万的小国萨尔瓦多,竟然建成这么个现代化的大监狱,这还得从它的总统,现年44岁的布克勒说起。此人据说是巴勒斯坦人后裔,在2019年首次选上总统,上台后就展现强人作风,大力扫荡黑帮,和新加坡政府当年扑灭私会党相似。去年他再次当选连任,得票率高达84%,所属政党也赢得立法议会60个议席中的54席,俨然一党独大,可见深得人心。布克勒大举抓捕黑帮分子,以致各处监狱迅速爆满,因此决定兴建这座拉美最大监狱。监狱于2023年启用后,2万多名囚犯也陆续被关了进去。布克勒还和白宫达致协议,接受美国“外包”囚犯。

正所谓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这也许就是现在好些国家希求和呼唤政治强人的原因吧。受到布克勒的激励,另一个拉美小国洪都拉斯的总统希奥玛拉·卡斯特罗去年6月宣布,将建一座可关押2万名囚犯的巨型监狱,以打击有组织犯罪,包括谋杀、贩毒、敲诈勒索、绑架、洗钱等有组织犯罪。

毒品可以让人麻醉和逃避现实于一时,但也很容易让人上瘾,因而失魂落魄,萎靡不振,甚至走上犯罪的歧途,戕害自己,也破坏家庭。值得庆幸的是,新加坡政府从一开始就对毒品采取零容忍态度,并以死刑对付毒贩,一方面严厉肃毒,另一方面也大力宣导毒品之害,拘捕和改造吸毒者,让他们有重过新生的机会。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面对一个很严峻的毒品形势。3月21日,马来西亚警方宣布,皇家警察全国毒品罪案调查部与澳大利亚联邦警察联手破获马国史上最大宗毒品走私案,成功截获市值高达10亿6200万令吉(约3亿2071万新元)的冰毒混合石蜡。这一大批毒品若流入市场,可供应给1660万名吸毒者。

新加坡中央肃毒局发表的2024年度毒品形势报告中就指出,全球毒品形势继续恶化,毒品产量不断增加,全球吸毒者人数也不断上升。在本地区,安非他命使用剧增。各国政府也继续受到来自毒品生产者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要求立法让毒品合法化,特别是大麻。与此同时,跨国贩毒集团也利用网络和数码平台兜售毒品和洗黑钱。

单在去年,肃毒局就捣毁了25个贩毒组织,并逮捕多名毒贩。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吸毒者有年轻化趋势,在去年被捕的吸毒者中,最年轻的只有13岁。这说明,抗毒和肃毒是一场持久战,截至目前为止,新加坡属于少数成功抑制毒品泛滥为祸的国家,但严峻的客观形势说明,新加坡没有丝毫松懈的空间。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