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世界秩序和盟友关系的冲击巨大,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认为,当前应对南中国海问题须靠亚洲各国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维护地区稳定的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
郑永年星期四(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一场题为“点亮蓝色,共建和平、友好、合作的南海”的分论坛上,发表上述看法。
郑永年指出,南中国海问题离不开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人们不应低估特朗普政策对世界秩序的破环力,以及对美国盟友和高度依赖美国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
他认为,特朗普带来的上述冲击意味着,此时发挥所谓“亚洲精神”非常重要,应秉持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稳定亚洲发展局面的框架内解决南中国海问题。
特朗普至今对华发出的信号混乱,也为南中国海局势增添不确定性。同场发言的越南外交学院高级顾问、前院长阮武松分析,关键在于特朗普政府是否仍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若是如此,南中国海局势或再掀波澜;反之,如果中美竞争有所缓和,南中国海局势则有趋稳的机会。
至于南中国海接下来是否可能爆发冲突,郑永年认为,中国文明和西方扩张性文明不同,中国既要遏制他国侵犯其核心利益,也在克制自己不要让冲突升级,“和平是有保障的,但也是有底线的”。
阮武松则认为,尽管全面冲突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但各方仍可能因误判而陷入“不完全和平”的局面。
这场分论坛的专家发言环节进行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发表了开场致辞。他不点名批评破坏南中国海和平稳定的“外部势力”,指个别域外国家打着“维护航行自由”幌子,将大量战舰战机开到南中国海制造事端,以所谓军事同盟条约,为个别南中国海沿岸国的“非法侵权”撑腰壮胆。
他表明,要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中国海行为准则》,构建更完善的南中国海规则秩序。亚细安和中国于2023年同意,希望在2026年前完成该准则的谈判。
陈晓东的发言正值美国防长赫格塞斯访问菲律宾期间。赫格塞斯星期五(3月28日)会见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时表明,特朗普政府将加强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以防御“共产主义中国”的威胁,维护南中国海受争议海域的航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