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综合讯)中国湖南湘江最大支流耒水河流域出现铊浓度异常超过一周后,官方通报称已确定污染源头,并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星期二(3月25日)在微信公号通报,3月16日晚上8时,湖南耒水郴州-衡阳跨市断面大河滩地表水自动监控站水质数据显示铊浓度异常。铊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通报说,经核实,确定污染源为郴州市苏仙区良田水泥厂,主要原因为该企业在拆除旧生产线窑炉的过程中,窑内含铊灰尘被雨水冲刷后,经雨水排放口流入外环境水体。

通报还说,官方采取了场地防渗处理、修建应急池等措施,清除污染源头隐患;在受影响的河段,开展控源截流、投放除铊剂等措施,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据《星岛日报》报道,上述消息传出后,郴州和衡阳两地居民一度抢购包装水,甚至有人几天前就开始用桶装水煮饭。

不过,法新社引述一名居住在受污染河段附近的不具名居民说,她是从网上得知此事的,并指当地政府从未直接通知水源污染的情况。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