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惟诚:对等关税是强化亚细安经济共同体契机

亚细安成员国在美国激进的关税框架下,都面对相似的经贸风险与变数,所以团结起来,透过推动区域经贸区来逐步在非关税壁垒、金融整合达致进一步共识,或许不失为一个替代方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三(2日)宣布向全球上百个贸易伙伴开征对等关税,按照伙伴国对美征收的入口关税,再打对折回敬给相关国家。在他的课税清单中,无论是盟友、亲密的贸易伙伴,还是日渐疏离的敌对国家,统统无一幸免。他也很聪明,将关税分两个阶段实施,先在三天后开征10%,然后本周三(9日)才正式启动相关税率,确保对方有足够时间考虑是否跟美方谈判。

尽管各国领导人在特朗普祭出关税后忙着接触美方、管控风险或进行反制,但这依然让全球投资者对世界即将迈入“后全球化”的动荡时代而慌张撤离股市,造成全球股市暴跌。美股的哀鸿遍野同时还诱发市场对美国“黑色星期一”重演的恐慌,亚洲股市在本周一开市后持续狂挫,日本、韩国、台湾跌停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股市早盘还一度分别暴跌8.5%和4%。

美国对等关税未全面启动就引发全球股市震荡,特朗普在面对银行家、企业家、投资者,甚至是国内外政治人物的怒火时,仍表现得老神在在,还一度表明自己虽无意让股市大挫,但有时“解决问题须要吃药”。这系列表现似乎预示两件事。第一,白宫对关税所可能触动的后果了然于胸,再加上对等关税制定者,即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米兰深信,关税能迫使他国对美国做出有利的让步,所以中途检讨关税的概率极小。

特朗普哪来的自信?

当然,这不包括税率。特朗普想通过漫不经心的表现,来让那些被开征高额关税的国家前来叩门,他在接待这些有求于他的国家领袖时,就有足够空间迫使对方让步。这就来到第二点。特朗普已经将这盘关税大棋,定性为每个伙伴国都必须参与的“新游戏”,而且他们必须好像韩剧《鱿鱼游戏》般,主动并自愿地加入游戏。

行文至此,你可能会疑惑特朗普哪来的自信?对等关税的酝酿动机,主要是想扭转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贸易逆差,这也充分体现在白宫令人诟病的对等税率计算方程式中。但这里又出现另一道问题,就是特朗普凭什么认为关税能够改变美国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后所出现的贸易逆差?这不难理解。一般国家对外有三大账户,在这当中,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决定相关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账户记录的是我们所熟悉的贸易总额,金融账户则记录国债、股票等金融衍生品的流通。美国经常账户(贸易)的长期逆差谁都懂,但较少人注意的金融账户,其实是长期处于顺差之中。这两者结合起来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包括各国央行积极购买美国国债、股票,美国政府就可以根据所出售的债券、股票总额来印制更多美钞注入市场,进而刺激国内消费,让美国人向国外进口更多商品来满足需求。

这应该是特朗普眼里的贸易逆差实况,它不单单只是出口少于入口。入口国通过将大量商品出口美国赚得美元后,就会把所赚得的美元再转向投资美国国债,并从中取得以美元计算的利息。所以这解释了,为何特朗普总觉得伙伴国好处两边拿,以及为何白宫会以贸易逆差和总出口额,作为税率方程式的计算单位。因为伙伴国就是通过这两个单位来以货品赚美元,再以美元赚美元的。

因此,这么推理下来,就可以清楚知道特朗普对等关税的逻辑与动机,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心思缜密、拥有尝试改变游戏规则的强烈欲望,以及简单粗暴且不讲武德的部署手段。所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国务资政李显龙对华盛顿所祭出的关税政策表现得忧心忡忡,并非反应过度。因为特朗普要重构游戏规则的立场坚定,为妥协设置的门槛极高,作为依赖出入口贸易的新加坡,虽然仅被开征10%关税,但美资撤离的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被边缘化的变数还是存在。

当然,除了新加坡,其他亚细安成员国也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并做出一些尝试,比如柬埔寨就献议减低美国进口关税至5%、越南提出零关税、印尼放宽贸易规则、泰国派代表飞赴美国谈判、菲律宾仍在安排谈判,而马来西亚也在尝试接触白宫。这些尝试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具体成果,但亚细安成员国在等待华盛顿的决定时,也应该更全力投入到增强亚细安经济共同体(AEC)的尝试之中。

这个框架自2015年成立至今,仍无法在消除非关税壁垒(NTB)、金融与资本整合等目标取得实质进展,这是拖慢亚细安一体化的主要元素。然而,亚细安成员国在美国激进的关税框架下,都面对相似的经贸风险与变数,所以团结起来,透过推动区域经贸区来逐步在非关税壁垒、金融整合达致进一步共识,或许不失为一个替代方案。

更何况,亚细安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在本周四(10日)出席亚细安财长会议,作为轮值主席的马国首相兼财长安华,以及新加坡兼任财长的总理黄循财,或许可以乘着如此天赐良机,共同推动本区域经贸深入合作的共识。

作者是马国时事评论员 拉曼大学政治与新闻系助理教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