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作为开放型经济体,极度依赖全球贸易,因此全球关税战升级的影响深远。近几个月新加坡的出口和制造业增长已显疲态,一旦外部需求继续收缩,未来几个季度的经济萎缩并非不可想象。黄循财总理星期二(4月8日)在国会发表部长声明时说,今年经济是否衰退尚不确定,但增长必将受影响,贸工部正在重新评估原有的1%至3%增长预测。
经济师过去两天纷纷调整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增长放缓意味着就业机会减少、工资涨幅放缓,甚至裁员和失业人数将增加。虽然我们作为一个小国,可能没有足够的筹码跟美国谈判或阻止关税战全面爆发,但政府已经表明会不遗余力帮助国人应对危机。黄总理宣布,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将领导一个行动小组,增强企业与工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眼前的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对全球实施对等关税后,投资者忧虑经济衰退风险升高,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连续几日出现抛售潮,市值蒸发数万亿美元。亚太股市4月7日上演“黑色星期一”,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更是单日下挫逾200点。
金融市场的剧烈反应,源自特朗普政府对关税政策的强硬立场。尽管自竞选以来,特朗普多次强调将提高进口关税以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上任后也陆续付诸行动,但此次对等关税力度超出预期,还是让市场感到不安。市场原本抱着希望美方可能利用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最终有所妥协,但一个周末过去,特朗普及团队毫无退让迹象。特朗普星期一更是放话,若中国不取消对美商品的34%关税反制措施,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总税率将达到104%。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关税政策不仅会推高进口成本,抬高通货膨胀压力,也可能抑制企业投资与消费意愿,进而拖慢经济增长速度,对征税国和被征税国都没有好处。不过,这次连包括油价在内的商品价格也下跌,或许可纾缓对通胀的影响。股市暴跌反映的是如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所说,只是短期情绪反应,还是一个更深层担忧的开端,还需要时间观察。
美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周期的尾声,金融市场也经历长期牛市,原本应进入调整阶段。然而,此轮下跌并非源于经济基本面恶化,而是受政策因素主导,剧烈程度已将美股推入熊市区间。若市场恐慌持续蔓延,可能形成自我强化的负面循环,最终引发信心崩溃,导致实际经济衰退。摩根大通已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60%,高盛则预估为45%。
尽管目前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态度强硬,但未来仍存在转圜空间;白宫透露,已经有超过50个贸易伙伴表达谈判意愿。再说,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决策以利益为导向,若发现关税造成的经济或政治成本大于收益,他或改弦更张。若美国民意因为关税导致通货膨胀、生活费上涨,或企业成本提高而出现逆转,政策方向可能改变也说不定。因此,虽然当前形势严峻,但不排除在未来数周或数月内,美方会放缓或调整征税步伐。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我们必须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黄总理在部长声明中说,政府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的措施,可为短期压力提供支持;得益于过去几十年坚持财政纪律与审慎管理,政府也具备充足的资源,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行动,引领国家渡过难关。面对种种变数与不确定性,社会各界团结一致、灵活应变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新加坡才能保持韧性,迎接下一阶段的复苏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