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第四代领导团队的双重挑战

接棒不到一年的第四代政治领导团队,要如何有效因应这一世界大变局?这是个大问题,相信也是许多国人现在感到不安的课题。不巧的是,2025大选已经箭在弦上。对执政党而言,本届大选是一次火的洗礼,执政团队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放出风声,要对各国施加对等关税时,好些人认为新加坡不会受到直接影响,原因有二:一是新美两国早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二是新加坡对美国的贸易是入超的,也就是说新加坡从美国进口多过向美国出口。

但这个主观意愿在4月2日破灭了。特朗普当天宣布向所有国家加征“解放日”关税,不论敌友,无一幸免,只是税率不同而已。新加坡被列入10%基准进口关税的名单。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立即做出反应指出,关税措施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官方将重新评估全年经济增长,并可能会下调预测。

他预计10%关税将对本地经济造成显著影响,而随着更多国家可能采取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争端会螺旋式升级,最终引发全球贸易战。这不仅会打击供应链信心,也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美国从对新加坡的出口中已享有超过20年的零关税待遇,并长期对新加坡保持约300亿美元(约400亿新元)的贸易顺差。

紧接着,黄循财总理也回应指出,美国正在抛弃它创建的贸易体系,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完全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如果其他国家采取与美国相同的做法,只按自己喜欢的条件贸易,所有国家都会面对麻烦,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虽然目前对新加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它的后果广泛且深远,新加坡面临被挤出局、边缘化和抛在后面的风险。

黄总理说,美国的最新举措标志着全球秩序发生重大变化,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如今进入一个更专断、更显保护主义,以及更危险的阶段。他强调,提高关税造成的影响,加上各国下步行动的不确定性,将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非常依赖贸易的新加坡所受到的打击,将比其他国家更沉重。新加坡应该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

在这之后,李显龙资政、外交部长维文、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等都对关税课题表示密切关注,可见此事非同小可。

现在已经很清楚,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有三重目的,一是要增加税收;二是要吸引公司回流和在美国设厂;三是通过这种胁迫手段挤压所有贸易伙伴让利,或是购买更多美国的军火、石油等。但已经空心化的美国制造业,要复兴谈何容易。投资设厂可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何况今天的美国已不具备很多国家所有的优势,如产业链、人力和成本。此外,在今天的全球贸易中,美国只占14%,难以再谈当年勇了。即便如此,特朗普的震撼弹还是震惊全球,各地股市应声下跌,人们担心连锁反应可能使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甚至导致世界经济衰退。

世界经济和贸易看来难免要经历一段激烈波动期。中国已采取报复措施,从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的进口关税。欧盟也声称会回击,但暂时留下谈判余地。没有多少国家像中国具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众多出口导向的中小经济体,要嘛是像越南那样,赶紧多方示好,甚至要给美国进口零关税待遇,要嘛就只有逆来顺受,甚至跪地求饶。这是修昔底德所说的:强者可以为所欲为,弱者只得忍气吞声(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套用特朗普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说的话:你们手中没有牌可打了!

特朗普一举搅乱战后维持至今近80年的世界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对刚接棒不久的新加坡第四代政治领导团队来说,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加上就要面对大选的考验,无疑是双重挑战。

对依赖世界贸易为生的新加坡而言,将面对的冲击不仅仅是10%的美国关税,而是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整个世界贸易体系的变动,以及特朗普还会祭出什么怪异招数。有些美国经济学者就担心,如果关税大棒效果不如预期,特朗普很可能还会动用金融手段,如胁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

就目前来说,新加坡的经济肯定难以避免来自四方八面的冲击。和我们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如中国、欧盟、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都面对加征关税的巨大压力。对中国的加征税率是34%,欧盟20%,日本24%。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则由18%至49%不等。对东南亚而言,特朗普关税必然会影响许多公司的“中国加一”策略,也必然会再次冲击供应链和投资。这些都无可避免地会影响新加坡现有的贸易关系和经济策略。

接棒不到一年的第四代政治领导团队,要如何有效因应这一世界大变局?这是个大问题,相信也是许多国人现在感到不安的课题。不巧的是,2025大选已经箭在弦上,各政党都已在厉兵秣马,准备决战。对执政党而言,本届大选又是第四代领导团队接棒后的第一次大选,是一次火的洗礼,执政团队所承受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种种迹象显示,大选看来已近在眉睫。因此,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或者说,在双重压力下的第四代领导团队,会得到选民什么程度的支持和委托?他们是否能动员民众,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答案只有选后才能知晓。我们现在知道的是,面对这场罕见的外来大变故,只有一支获得民众大力支持、精明强悍的执政团队,才能引领人民化险为夷,安稳地穿越一片惊涛骇浪。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人民行动党前国会议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