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萌:大选的小事和大事

骂政府骂得爽,国际局势却一点没有因为这个小红点在举行五年一次的大选就停摆。

几个月前电梯里开始张贴海报,说三部电梯今年底要逐一更换,每换一部要半年时间,换完三部要一年半。期间市镇理事会将确保在任何时候,我家这座40层楼高的组屋都会有两部电梯运作。

前几天经过楼下的超市时,也看到张贴告示:5月6日开始装修一个多月。这还是住在这里15年来,这家24小时的平价超市要暂时关门。

到附近的小公园运动时,发现这里封起了一半,堆着一根根钢柱子,似乎是要开始建有盖走廊。

“果然是要大选”了,新加坡人看到这些动静,会有这样的反应。的确,早年组屋翻新是大选期间的热门课题,反对党有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市镇会,并提供完善和有效的维养服务,也是选民要考量的实际问题。

时过境迁,组屋翻不翻新似乎已经没有那么大的热度,但日常生活中的课题仍然很有市场。从这次各大政党介绍候选人时谈到的课题,也多偏向于生活费、照顾年长者、减轻学业负担、控制组屋价格等。当然,也有候选人关注国家层面的课题,如创造更好的工作,以及在动荡时期继续开拓商机等。

毕竟,在老百姓眼里,安居乐业、平安稳定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只要是生活上出现困难,其他的国家大事可能没有心思、也没有能力去思考太多。

《联合早报》大选专页梳理各政党的纲领,从中可以看出,生活费、住房、就业与经济、社会保障与包容、教育与技能等日常课题,都是各政党集中强调的内容。

在过去几天的群众大会中,除了这些本地课题以及长久以来的大选“标配”话题如部长薪水、贫富悬殊和消费税等,听到最多的就是选举期间发生的争议,比如候选人的调遣、谁离开原本要争取的选区,以及反对党没有协调避免多角战。

如果单是从这个层面来看,难免会让人觉得新加坡的政党以及政党想诉求的选民都比较内视,有点选举来了就忘了国家大事,忘了能够在动荡中如常举行大选的根本是什么。

有长期治国经验的人民行动党领导层很清楚,外部局势并不乐观,因此不断呼吁大家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保持团结,齐心应对挑战。比如,在特朗普于4月初向各国宣布征收对等关税时,在哥本峇鲁走访的李显龙资政就说,世界已经彻底变了,贸易战会影响新加坡的经济和未来。黄循财总理也不忘提醒,选举期间政府的治理工作没有停歇,须要继续跟国际贸易伙伴合作,增加区域的贸易和投资。

也许反对党清楚,国家前途的硬课题很难在群众大会上吸引注意力,而且不趁着大选时用上平时累积起来的“民怨子弹”,还等什么时候?只是,骂政府骂得爽,国际局势却一点没有因为这个小红点在举行五年一次的大选就停摆。

就在前两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纷纷调低本区域的增长预测,展望比稍早前预测的更加悲观。之前因特朗普宣布巨额关税时引发的股市狂泻,也不知道会不会重演。

从解散国会开始算,大选就是匆匆两个多星期,一觉醒来,大家还是要立刻回到现实。电梯要继续翻新、有盖走廊要继续建,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事和大事,都要大家打起精神继续面对。

(作者是《联合早报》受众策略主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