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据报考虑暂停加征部分美国产品125%关税

中国政府据报考虑暂停对部分美国进口产品加征125%的关税,受访学者认为此举主要考虑中国企业的生存需要,与中美是否开启贸易谈判无关。

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中国政府正考虑取消对美国的医疗设备,以及乙烷等工业化学品加征的报复性关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制造国,但部分工厂依赖从美国进口的乙烷。中国医院也需要美国生产的磁共振成像和超声仪器等医疗设备。

知情人士称,飞机租赁也可能豁免关税。中国航空公司与许多国际航司一样,选择向第三方租赁飞机而非购买,但高额关税带来不小成本。其他消息人士称,至少一家中国航司已被告知,付给自贸区内飞机租赁公司的款项,将不受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星期五(4月25日)没有证实上述消息,并否认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中贸易谈判正在进行”的说法。

此前,美国本月11日采取了类似的豁免措施;华盛顿当时将消费电子产品排除在对等关税的范围外,包括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也被豁免,使苹果、英伟达等在中国大陆或台湾有重要生产线的美国科技公司获益。

另据《财经》报道,多名中国科技公司人士透露,有八个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的税号被中国政府免除加征关税,意味着部分产自美国的晶片将豁免关税。

报道引述上海一家晶片企业人士称,中国相关部门星期四(24日)通知,免除从美国半导体厂商进口部分产品的关税,只征收13%的增值税,但免税清单中暂不包括存储晶片。不过,这篇报道星期五晚疑似已从财联社、新浪等财经门户网站下架。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如果上述消息属实,中国政府的主要考虑是部分中国企业的供应链还无法实现进口替代,需要从美国进口来维持生产经营,但他强调“这与中美是否开展贸易谈判无关。”

中国商务部星期四称,美国若想解决经贸问题,应彻底取消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和财政部长蓝佛安本周都在华盛顿出席年度国际经济会议,但两人都未宣布与美国政府官员会谈的计划。

吴心伯认为,中美各自的关税豁免举措表明,双方经济关系依然存在不可替代性,两国后续应采取更务实态度,“一定程度的脱钩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完全脱钩。”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