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在华美国企业不再将中国列为优先的投资目的地。

该商会星期五(4月25日)发布2025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报告显示,中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已连续五年成为在华美资企业面临的首要商业挑战。

有49%的企业将中国列为其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但将中国列为首要投资目的地的企业,较上一年度下降六6个百分点。

还有21%的企业不再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目的地,这一比例是冠病疫情前水平的一倍,《白皮书》称这“令人震惊”。

基于去年年底收集的数据,46%的受访在华美国企业预计2024年实现盈利,36%的会员企业收支平衡,18%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尽管近半企业经营预期良好,但更多企业表示正应对更具挑战性的环境,包括中美双边关系趋紧、监管不确定性加剧及本土竞争上升等多重压力。

白皮书指出,在商会近800家会员企业中,不断升级的美中紧张局势仍是在华美资企业最为关切的问题。数据显示,63%的会员企业将美中关系趋紧列为在华经营面临的首要挑战,连续第五年位居榜首。

白皮书对中国政府提出合规、公平竞争方面的建议,并同时建议美国政府降低进出口关税,建议美国与中国就贸易及关税相关问题加强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建议称,两国应限制对出口管制的范围,仅针对最敏感的国家安全风险,尽可能减少对关联经济体的干扰。

报告建议,美国的政策必须避免对依赖于一体化供应链的企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过度的去风险化、激进的经济脱钩或过高的关税都有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体系分裂,增加不确定性。”

报告也建议,中国政府应提高出入境禁令和国家安全规则的透明度,缓解外资企业的担忧,并缩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适用范围,防止其干扰正常的业务活动和全球运营。比如,中国政府应允许按照全球标准进行尽职调查。

美企在华面临合规挑战

报告提到,由于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相关制裁,2024年在华美国企业在业务和合规上充满挑战。

报告称,由于美国重点围绕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国相关问题,不断升级并扩大贸易管制“工具包”,包括打击规避美国禁令与俄罗斯或俄罗斯受制裁企业开展禁运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行为,加强执行《防止强迫维吾尔族人劳动法》,以及进一步收紧对人工智能晶片和技术的全球流转加强了出口限制等,导致在华美企面临更多挑战。

而中国政府对各种监管制度的实施进行逐步调整,包括发布《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严格的跨境数据传输制度和国家安全审查要求,也让美国企业在本地监管合规方面面临挑战。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