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政治领导力是度过危机的关键

副总理王瑞杰4月15日在行政服务常年晚宴上致辞时指出, 随着新加坡的政治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政党近日声称,有了世界一流的公共服务,民众就不必担心政府更替,这令他感到担忧。他认为,任何部长都无法只专注于政治活动,认为把政策制定工作完全交给公务员,就能制定出符合新加坡长期利益的有效政策。

新加坡有一流的公共服务,这是事实。但单靠公共服务部门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却是一大错误的认知。60年来的政府治理清楚说明,卓越的政治领导力才是新加坡的成功之钥。但在这个过程中,卓越的公共服务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简单说,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两者的角色有着根本的差别,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必须分辨清楚。

在民主制度里,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的政治领导团队,得到选民合法的赋权和委托治理国家,因此有制定政策的合法性。他们代表选民的集体意志,因此也必须向选民负责。由选举产生的政府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管理整个国家,这个责任不能交给非民选的公共服务部门的官员。公务员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政策。在新加坡,部门常任秘书和行政官虽然也参与制定政策的过程,但最后拍板定案的还是部长。因此,每个选民手中神圣的一票选出的是怎样的政治领导团队,会决定国家未来的走向。

政治领导人扮演的是领航掌舵的角色,公共服务则是船上的水手。新加坡的建国历程就很好地凸显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建国总理李光耀和其他开国元勋所起的领导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他们同时肩负内政与外交的双重任务,对内为国家发展拟定方针,并确定政策方向;对外则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开拓新加坡的生存空间。这一点至今不变。个别公共服务部门的官员则负责落实政策,实现各种政策目标,如居者有其屋、清理河道、建设机场和港口、招商引资等等。政治领导人和公务员两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分明。

根据宪政民主的政治原则,民选的政治领导层必须有说服选民接受其政治纲领的能力,获得选民的委托,挑起治国的重任。他们也必须每五年在大选中接受选举的考验,政绩必须接受选民的检验。政策的得失最终还是要由政治领导层负责。执政能力差,政绩不如人意,是导致许多国家政党轮替和政府频繁更换的主要原因,如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有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在政府不断更迭的情况下维持基本公共行政,但政治绩效却每况愈下。这足以说明国家治理单靠公共服务是不行的。民选政府必须负起治国重任,而不能是只玩政治。

像新加坡这样毫无天然资源的小国,生存与发展主要依靠良好的治理,因此,具有一支执政力强大的政治领导团队至关重要。只有良好的治理才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作为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的基础。就此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善政良治之所由来。因此,认为一流的公共服务能替代政治领导力的说法,显然不足为训。

当国家面对危机时,政治领导团队的重要性尤其凸显。要应对险境,需要有稳健和睿智的政治领导人,出谋划策,沉着应对。为期三年的冠病大危机,是人们记忆犹新的典型例子。如今,新加坡又面对另一个不期而至的危机,美国发动关税大战方兴未艾,中美的大国博弈加剧,所激起的全球动荡、不确定性和长远影响难以逆料,对新加坡经济可能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更不容低估。正如黄循财总理所言:新加坡正面对全球巨变,这个世界变得更难以预期、动荡,乃至不稳定,过去数十年让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全球环境,也或许不再存在。

在这个时候,政府展示了一贯的政治能动性,迅速成立处理危机的劳资政三方经济韧性小组,第一时间寻求与美方对话,政府领袖也分头和其他拥护自由贸易的国家接洽共谋对策等等,为即将到来的冲击未雨绸缪。因此,国人应该相信,只要上下一心,风雨同舟,新加坡必能又一次渡过难关,化险为夷。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