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一通等不到的电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中国誓言“奉陪到底”,全球贸易体系瓦解风险陡增让人忧心不已,但现阶段最激烈的战火还是在太平洋两岸,而中美能否谈一谈,成为眼下最大的问号。

特朗普似乎一直在等中国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亲自给他打电话。他上周在社交媒体上称,许多国家已经表态要与美国启动谈判了,“中国也迫切希望达成协议,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始”,“我们正在等待他们的电话”。

关税强硬派、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一档节目采访时也透露:“我们已经向他们发出了邀请。”他还称,“总统与国家领导人主席关系非常好。我们正处于一个希望能够达成协议的时期。”

他没有解释所谓的“邀请”是什么意思,但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早前引述白宫高级官员说,美国不会首先与中国接触,特朗普告诉他的团队,中国必须先采取行动,因为白宫认为是北京选择了报复,并进一步升级贸易战。

综合来自美国的这些消息,发起关税战的华盛顿看起来还是想谈的,而且希望安排通话,但白宫并不想做那个首先提出通话的示弱一方。

北京到目前为止也没有释放任何打算松口要求沟通的信号,甚至态度十分强硬。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上周四(4月10日)投书香港《南华早报》,措辞强烈地警告,“妄图挥舞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的野蛮人,永远不要指望等到中国的电话”。

特朗普政府上周五(11日)宣布,对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做出对等关税豁免。由于目前中国还是对等关税唯一的承压方,加上豁免清单涵盖的美国进口商品总值,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这被视为特朗普松动对华关税极限施压的一个信号。

不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回应时,搬出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态度依然是由谁引起的问题得由谁去解决。发言人还呼吁美国“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回到互相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到路上来”,言下之意,平等对话的前提是先彻底取消对等关税。

虽然没有关闭对话的窗口,但这场史诗级的关税博弈从开始至今,北京的立场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始终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没看到华盛顿的诚意和尊重前,不急于谈判。

一些分析认为,特朗普在对等关税执行短短不到14小时后紧急踩刹车,两天后又突然宣布豁免电子产品关税,等于自曝软肋,告诉全世界他撑不下去了。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者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一篇评论中指出,白宫一直在恳求国家领导人拿起电话打过去,但随着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的撤退,中国领导人没有理由谈判,更不用说祈求怜悯了。

拉赫曼分析,一个由中共严密控制的政策体制,会比美国更有能力承受一段时间的政治和经济痛苦,而在美国经济动荡会快速转化为政治压力;此外,中国一直在为这场贸易摊牌做准备,并且仔细考虑过各种选项,白宫相比之下还在走一步看一步,特朗普“迟早要放弃”。

从中国舆论的反应看,特朗普政府激进的政策,弱化了美国制度模式的说服力,让信任体制的中国民众更有信心,也让曾经的自由派对美国制度祛魅。因此在这一轮关税战爆发后,中国民间形成了几乎一面倒支持官方“奉陪到底”的舆论势头。这样的民间基础是北京的优势,也意味着在承受打持久战的后果上,中国的抗压能力很可能比美国强。

不过,火星撞地球式的关税大战,冲击是不可小觑的。关税战开打后,中国出口商暂停发货,大量中美货轮和货运航班被取消,许多做对美出口生意的工厂停工停产。瑞银在最新的报告中,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估下调到3.4%。报告指出,假设目前加征关税保持不变,即便北京出台新刺激措施,中国经济增长恐怕也要下降超过两个百分点。

今年1月在特朗普破天荒的邀请下,北京派出国家副主席韩正参加特朗普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前,习特也通了一个相谈甚欢的电话,特朗普还在上任前多次公开赞美国家领导人。就在大约一个月前,更有消息称中美正在计划元首峰会,最快可能在4月举行,也可能在6月会晤。短短一个月,物是人非,双方宁可祭出近乎“自杀式”的关税,都不愿给彼此一个台阶,实在让人唏嘘不已。一桩摊牌式的豪赌、一场不惜代价的对抗,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