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星期二(4月8日)在一个记者会上宣布,军方在乌克兰领土上抓获了两名在俄罗斯军队里作战的中国士兵,有证件、银行卡和个人信息为证。这是俄乌战争爆发三年多以来,乌克兰首次抓获中国籍战俘。
泽连斯基说,他已指示外长与中国方面联系,希望北京就中国公民参战一事作出解释。
泽连斯基隔日(4月9日)再次在社媒发帖指出,根据情报部门掌握的消息,目前至少有150余名中国公民在乌克兰境内为俄军作战,乌方手上有这些人的年龄、在中国住址等身份信息。泽连斯基也说,北京知道俄罗斯在中国社媒平台上募兵的行动。
该帖文还附上了两名中国籍俘虏受审问的视频。
据乌克兰网媒《基辅独立报》报道,其中,来自河南的王广军(34岁)声称,他为了加入俄军,向一名在中国的中间人支付了30万卢布,换来事后可以获得俄罗斯公民身份的承诺,并在今年2月抵达莫斯科入伍。
另一名战俘、来自江西的张仁波(27岁),则是在去年12月以观光客身份入境俄罗斯后,看到网上的募兵广告说可获得200万卢布报酬,便填表申请加入俄军。张仁波还透过一名口译员表示,他没有作战经验,从来没拿过武器,这是他第一次被派上战场、第一场战斗任务就被抓。

到了星期五(4月11日),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盟国军事首脑会议上干脆说,有数百名中国公民在乌克兰前线与俄军并肩作战。
中国外交部4月9日与10日连续两天作出的回应很相似。发言人林剑说,中方正向乌克兰核实有关情况,并强调“中国政府始终要求公民远离武装冲突区域,避免以任何形式,卷入武装冲突,尤其应避免参加任何一方的军事行动”。
林剑还指泽连斯基所谓有更多中国公民加入俄军参战的说法“毫无根据”,呼吁乌克兰方面“应正确看待,中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所做的努力以及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是不是真的有数百名中国人加入俄军打乌克兰,还有待乌官方提供信源证实总统说法。但大部分意见都认同,确实是有中国公民在乌克兰为俄罗斯而战,这些人却并非由北京派去的,乌克兰军队里其实也有中国志愿兵。

事实上,除了中国人,俄军里出现的黄种人面孔,更可能是朝鲜兵,媒体早前已有不少报道。此外,还有许多来自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塞拉利昂、索马里的雇佣兵加入俄军,许多人甚至估计,俄乌战场上可能有数千名尼泊尔人。
这些外籍雇佣兵参战,主要是经济原因,就像上述被乌军虏获的张仁波,就坦承是为了那200万卢布报酬,另一人王广军,有报道称他为“无业男子”,还有报道说,不少加入俄军的外国人,其实都在自己家乡遇到“法律问题”,换言之,就是走投无路的人。
俄军外籍雇佣兵的薪资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应该是有吸引力的。据德国之声去年报道,俄军外籍雇佣兵的月薪在2000至2300美元间,新入伍外籍士兵并有一次性支付的签约奖金2000美元。
据说,如果阵亡了,还有大概500万卢布的抚恤金拿。
拜中国发达的互联网经济所赐,中国一些雇佣兵除了俄军薪酬,也希望摸索出别的挣钱套路。目前有好些中国雇佣兵拍摄俄乌战场视频,然后发布在中国国内平台抖音、快手等,除了满足自我和猎奇心理,凝聚网上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人群,有自媒体人分析,长线看则是要积累流量,寄望活下来日后退役回国,直播带货,那才是挣大钱。
一名曾经在法国外籍兵团服役的中国前雇佣兵“大残狐狸”,据报就是以这个模式,在各平台累积破千万粉丝,回国后虽屡经封禁,靠着直播、PK等活动,年收入数百万元人民币。
也有一小部分中国人加入俄军打乌克兰,是为了信念:要打美国、打日本、反对北约霸权。例如,2023年底首名被证实阵亡并公开姓名的俄军中国籍志愿兵赵睿,其祖父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下工作者,他自学生时代就对抗日文学产生兴趣,阅读了大量网络抗日小说,他决定前往俄罗斯参军,就是因为得知日本有雇佣兵替乌克兰作战,因此想前往乌克兰战场“打日本人”。

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一向自称中立,从未明确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也没有公开谴责。但北京明显接受俄罗斯发动战争的逻辑:俄罗斯认为俄乌冲突是由美国/北约军事扩张所引发的。不少中国网民也认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被迫的,是自卫行动,因此,“帮俄罗斯”就是“帮中国”。
不过,现实中的战争是残酷的。
赵睿2013年前后曾秘密前往缅北,参与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的战斗,不是张仁波那样的新兵首次上战场。饶是这样,他在俄乌战场上阵不到三个月就阵亡了。
2024年8月网传两名中国青年刘洪伟与刘杰到俄罗斯当雇佣兵,受训后被派往乌克兰前线助战,结果在战场上仅存活了一天就战死。
有评论说,缅北作战就是躲在树林里拿枪互怼,在俄乌战场,却是炮弹不花钱地打、无人机满天飞,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更何况,有分析称,俄军通常会将不懂俄语和训练水平较差的外籍雇佣兵组成突击队,而这种部队的用途,其实就是“炮灰团”。
著名媒体人柴静3月中旬专访了正在前线为俄军作战的中国籍雇佣兵“马卡龙”,“马卡龙”披露了俄军内部的种族歧视、物资供应恶劣等问题,他本人还曾因投诉长官侵吞其个人防护物资而被投入地牢。他也说,一旦自愿加入俄军,即便雇佣兵合同到期也难以撤离前线、退出军队。
虽难以核实这一情况的普遍性,据网媒端传媒报道,其接触到的中国雇佣兵中,已有三人声称自己合同期满却无法回国。
在这种情况下,幻灭大概无可避免,几乎所有中国籍雇佣兵在受访或做直播时,都极力劝阻同胞赴俄当兵。“在俄乌前线没有高额工资,只有死亡。” 有人甚至说,如果战死,连抚恤金也不能保证百分百到手。
赵睿生前在前线拍摄的影片中,也呼吁中国年轻人不要参与俄乌战争:“不要来,没有什么好来的,在国内找个工作好好干。”
这可能是为什么,在乌克兰官方发布的视频中,脱离了战场的中国战俘双手被缚,神情含着一点点不安之中,同时却有一种安全落地的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