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马两国于1月6日在布城签署“柔新经济特区”协定。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说:“经济特区的潜力,不单单是新加坡企业到柔佛投资,而是双方合作吸引新的国际投资项目,以便把饼做大。”马来西亚首相安华则认为:“这项合作,显示两国关系密切而且政治稳定,并且有明确的经济政策和方向来吸引投资者。”
新经济特区共分成九大板块:士年纳、伊斯干达公主城、丹绒伯乐巴斯、森林城市、士乃、新山市中心、巴西古当、迪沙鲁、边佳兰石油综合中心。
特区合作的四大面向,包括经济合作、人员与货物的流通、人才发展、提高经商的便利性。用小市民易懂的词汇来说,就是“互惠互利”、双赢。因新加坡需要土地、人力资源、水源和电力;柔佛则需要科技、人才、外资。经济互补,则互利,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在签署特区协定,用过午餐后,安华邀请黄循财观赏竹竿舞表演。也许是一时兴起,安华竟然拉了黄循财跳竹竿舞!安华先下场,耍了几下,中规中矩,就停下了,然后是黄循财,他没有被夹到脚,慢慢摸熟竹竿的节奏,点到为止,就退下了。
竹竿舞是一类以竹竿为道具的舞蹈,人们手持两根竹竿为道具,在脚踝高度平行于地面,随着节奏拍击竹竿。跳舞的人要越过或跳入竹竿中间,须要身手矫捷,否则脚会被夹痛夹伤。亚洲有不少国家都跳竹竿舞,如中国海南岛的黎族、贵州的瑶族、壮族,以及越南、台湾的阿美族。竹竿舞源自菲律宾,但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的沙巴也有。
安华邀请黄循财跳有马国特色的竹竿舞,用意何在?
柔新特区的合作能否成功,相信谁也难断言。但只要大家都有成功的意愿,互相配合,互相包容,不过多地争拗,不耍权谋,不互相抽后退,应该不会半途而废。可能的障碍应该来自政治。前车之鉴,就是马国政治一动荡,一更换领导人,就来个政策大转弯。数一数惨痛的例子就有:新隆高铁、弯桥计划、大士领海纠纷。其余还有填海工程、禁输入海沙、丹绒巴葛火车站迁移课题等等。
柔新经济特区能否一帆风顺,恰似两国领导人齐跳竹竿舞一般,两人都跳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够热情与专注,舞姿也得勉强配合节奏,双脚虽然没被夹住,但不能畅快地手舞足蹈,表现创意,乐在其中就更别谈了。
这犹如柔新特区和新马的双边关系,能否有突破性的进展,各领域都突飞猛进,创造繁荣,好像跳一场舞姿曼妙、姿态优雅的竹竿舞。各界拭目以待。
(作者是本地写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