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自由贸易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因素。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对等关税,似乎正在打破这一维持几十年的基石,预示着一个和平红利逐渐消失的时代的到来。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通过自由贸易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减少冲突的可能性。这种基于自由竞争原则构建的全球经济体系,不仅促进财富增长,还为世界各国带来和平红利,即由于国家间合作增强、战争风险降低而释放出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中,企业能够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和质量由市场决定,而非政府干预。
然而,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采取一系列旨在保护本土产业、减少贸易逆差并促使制造业回流本土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泛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尽管初衷是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但却打破国际贸易秩序。
当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34%关税之后,中国政府迅速回应,宣布将对所有来自美国的商品加征34%的关税,美国接着宣布多加50%的关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最低来到104%。此举标志着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开始新一轮贸易战,加速经济脱钩的趋势。事实上,这种互相报复的关税措施,不仅影响到双方的企业和个人,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削弱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面对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以及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金融中心,表达对当前形势的担忧。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说,美国的关税已造成负面影响,全球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可能性在上升,这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将受损,全球增长将放缓。美国的对等关税对新加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它所造成的广泛、长期、深远的严重后果,将让新加坡可能被排挤、边缘化,甚至严重落后。全球的多边体系正在弱化,人们逐渐无视国际规则,越来越多国家将基于狭隘的自身利益采取行动,并使用武力或者压力来达到目的。
欧洲也面临类似挑战。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洲的和平红利时代早已过去,欧洲所依赖的安全架构不再被视为理所当然,欧洲已准备好加紧行动。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为欧洲提供军事保护,包括在北约框架下,在各国建设军事基地、派遣作战人员、部署武器装备等。这使得欧洲国家几十年来,每年在国防预算上共计节省数千亿欧元,并为其他财政优先事项,如医疗、住房和教育等,释放大量资源。
然而,2022年2月俄乌战争的爆发让情况逆转。欧洲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预算优先事项,增加国防开支,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这一代人将不再享受和平红利,法国政府计划将国防预算从2025年的500亿欧元(约743亿新元),提升至2030年的670亿欧元,甚至提出“每年约1000亿欧元国防预算”的目标。
和平红利逐渐消失,不仅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各国的内部政策和社会福利带来挑战。面对这一新时代,各国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定位,寻求新的合作模式,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作者是清华大学的马来西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