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循财:动荡世界中的安全港湾(下)

第三,我们将加强全球伙伴网络。

在这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我们必须与多个伙伴发展更多样化和更深层次的关系。因为伙伴网络越大,我们的韧性就越强,就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和抵御冲击。

在经济上,我们已融入主要网络和框架,如《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这些为我们提供市场准入,并使我们免受日益加剧的保护主义的影响。

但是,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强化多边贸易体系,并维护开放的经贸和投资流动。过去一周,我与马来西亚、日本、新西兰、英国和欧盟的伙伴通话。我们代表跨越不同区域的不同国家,但我们都同意一点:世界须要更多合作,而不是更少;我们不能退缩到保护主义或孤立主义之中。

我们正在争取实现的一个想法是,加大CPTPP和欧盟的合作。英国已加入CPTPP,还有几个经济体希望加入。CPTPP和欧盟的经济体量加起来,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两者之间的正式伙伴关系可以促进贸易和投资流动,并有助于维护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的关键原则。

强化亚细安与欧盟战略伙伴关系

另一个想法是强化亚细安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欧盟自1977年以来一直是对话伙伴。它已与新加坡和越南签署自贸协定,并正在与其他亚细安国家商讨制定贸易协定。因此,两个区域之间在具体项目上的更深入合作,可以帮助我们朝着最终实现亚细安与欧盟自贸协定的目标迈进,并释放超过10亿人口的共同市场的潜力。

除了经济伙伴关系,我们也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法国、德国、韩国、沙特阿拉伯、英国和越南等等观点相近的国家加深和拓展战略合作,也把触角扩展至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区域。

在中东,海湾国家正在快速增长,并将自己视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参与者。我们与阿联酋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并刚刚将与沙特的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我们也与卡塔尔和阿曼建立对话机制。我们不仅要与海湾国家,也要与其他中东伙伴展开更多合作。

我们会加倍努力发展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这些地区潜力无限,但由于距离或不熟悉,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与它们接触。我们目前在整个非洲大陆只有两个外交使团(在开罗和比勒陀利亚),在拉丁美洲只有一个。这是不够的。我们会在未来几年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设立新的外交使团。我们希望这将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朋友表明,新加坡愿意做更多——与它们进行贸易、投资和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在动荡的世界中蓬勃发展

这些是我们为应对这个日益分化和动荡的世界,将采取的步骤。

与1965年一样,我们再次发现自己身处未知的水域。我们仍然是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小国,但却不再是60年前的新加坡了。我们已建立更强的能力,变得更强大、更有韧性。无论是水、土地还是能源,我们都已找到克服缺乏这些关键资源的问题的创新方法。我们谨慎地累积储备金,在发生危机时可以提供重要的缓冲。我们也建立强大而有效的新加坡武装部队和内政团队。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认识到国防和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与一些缩减兵役或削减国防开支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我们多年来一直在这些领域持续投资,并加强国民服役制度。

新加坡人知道,若我们受到威胁,没有人会来拯救我们。没有人会为我们维护新加坡的利益或保障我们的未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

毫无疑问,今天的新加坡人更见多识广,对世界也更了解。许多人不仅想知道新加坡会如何受到其他地方的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想知道我们会如何应对,以及为什么。

新加坡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甚至强烈认为我们应在国际议题上持某种立场。事实上,拥有多元化的观点和看法,是健康和成熟公民的标志。我们决不能让我们的多元,成为分歧的根源。在一个日益分裂和极化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坚持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要素——相互尊重、共同目标,以及团结我们的力量远远大于分裂我们的力量的信念。

最终,新加坡在这个不确定世界中的生存和成功,不仅取决于领导人的行动,或我们驻外外交官的努力,尽管他们很有能力,而且我们确实拥有很能干的外交官。归根结底,这取决于我们所有新加坡人——我们对国家的信念,以及我们对保护家园和同胞的共同责任感。

新加坡也许是一个岛国,但我们不能有孤岛心态。我们必须互相关照,加强社会内部,以及与海外其他人的友谊纽带。这对于个人或新加坡,都是如此。即使其他国家变得内视,我们也必须对思想、伙伴关系、机遇保持开放。我们别无选择。因为这一直是新加坡的方式——不是退缩,而是广交朋友;不是筑起壁垒,而是架起桥梁。

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作为淡马锡时代的海滨小镇、大英帝国的自由贸易转口港,还是今日的主权环球城市国家,新加坡一直是一个安全港湾,以及文化、商业和思想交流的天然交汇点。

在蒸汽机出现之前,穿越本区域的船只会受季候风的影响,它带来恶劣海况、变幻莫测的天气和不利于航行的风势。船只经常须要找到安全港,等待风平浪静或转为顺风,然后再继续航行。由季候风决定的航行模式,意味着中国、印度、马来群岛和中东的水手、商人和移民会来到这里,把新加坡作为一个交汇点和枢纽,在这里会面、交易和定居。

季候风再次刮起,但我们无须畏缩,更不会屈服。我们无法控制全球潮流,但可以凭借勇气、远见和技能规划自己的航线。

因此,新加坡会继续成为安全港、全球贸易中心,以及各方都可信赖的枢纽。这么做可确保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并创造出对自己和世界都有价值的产品、想法和贡献。

因此,让我们不要害怕,保持团结,万众一心,共度风雨。让我们继续化脆弱为力量,坚守建国的精神,确保这个小红点继续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成为希望、稳定和意志的灯塔。

作者是新加坡总理兼财政部长

本文是他于4月16日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举办的拉惹勒南讲座上发表的演讲词

黄金顺译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