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本质上是和其他国家一样的,不可能期待它始终提供世界最大市场,或者提供全球安全,这不可持续。特朗普的双重冲击,本质上意味着美国将会继续朝着正常国家方向演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对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的“特朗普飓风”引发全球震动。这与此前美国和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谈判绕过欧洲盟友的“越顶外交”,构成特朗普“双重冲击波”。加拿大总理卡尼说,以经济和安保紧密合作为基础的美加关系已经结束;法国总统马克龙则说要扩大法国的核保护伞覆盖范围,走欧洲自主防卫道路;西方媒体更是充斥着“自由贸易的终结”等冲击性标题。然而,回顾过去,会发现历史居然如此相似。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逊宣布放弃美元兑换黄金的金本位货币制度,同时对世界各国征收10%的附加税,期待解决美国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他也“越顶”盟友日本,决定和中国开启关系正常化进程。这两个决定被称为“尼克逊双重冲击波”。
无论是尼克逊冲击还是特朗普飓风,似乎反应最强烈的都是美国盟友。在它们看来,这是美国推翻自己建立的自由国际秩序,走向“不正常国家”的开始;然而笔者认为,正因为美国盟友长期对于美国主导秩序的迷信缺乏认知备案(alternative perception),才会如此受到冲击。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尼克逊还是特朗普,都是在让美国走上重回正常国家之路,而国际秩序也会因此走向一个再平衡的新时代。
“不正常的美国”的逻辑与不可持续性
美国似乎的确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在经济政策上,美国积极鼓励自由贸易,主动开放市场,正因为它巨大的消费市场不仅让西欧与日本迅速从战后复兴,而且最终让它们发展到成为经济上的竞争对手。传统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往往以重商主义、保护国内就业机会为基础。
在安全政策上,美国在欧亚都建立庞大的同盟网络,而且一直负担着这些同盟的主要成本,直到今天,北约的约67%开支仍由美国承担。传统民族国家关心的往往是本国安全和生存,对于为万里之外其他大陆的安全付出高成本不可能有兴趣。
美国精英常常用美国的“例外主义”来说明为什么会这样慷慨,前国务卿奥尔布莱特说,这是因为美国站得高看得远,美国的不正常被高度道义化。与此同时,美国盟友也内化美国的逻辑。战后美国的上述不正常(abnormality)当然并非出自无私的利他主义(altruism),而是维护超级大国地位所需。
当维持这种地位的成本,因为对外的干预战争以及国内再分配政策的失败,而造成危机时,美国就自然要进行战略调整。尼克逊为了让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脱身,解决巨额赤字问题,放弃金本位和改善对华关系成为战略必要。特朗普同样不想陷入乌克兰战争,解决国内经济不满,贸易保护主义和改善对俄关系也成了战略必要。美国本质上是和其他国家一样的国家,不可能期待它始终提供世界最大市场,或者提供全球安全,这不可持续。
美国回归正常国家的全球影响
特朗普的双重冲击波,本质上意味着美国会继续朝着正常国家方向演进,所造成的全球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全球市场和产业链的重组,以及世界各地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演进。以日本为例,石破茂政府从特朗普执政后就很担心美国的关税战,但始终抱着“会对盟友网开一面”的幻想。2025年2月,石破茂访美,特朗普没有太多提及关税,让日本松了一口气。美日首脑发表联合声明,提出构建“美日关系黄金新时代”,让日本认为美日特殊关系会说服特朗普将日本排除在关税对象国之外。然而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日征收24%关税,让日本没有任何备案的被动局面暴露无遗。这会让日本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巨大风险,市场须要从北美转向亚洲和其他地区,而相应的产业重组调整,也会随之进行。
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战不同(当时主要对象是中国),此次的关税战对象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说一网打尽。其中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税率惊人地高,例如柬埔寨税率以49%位居榜首,越南46%。这些国家在上一次关税战中,被认为是中美两国相争渔翁得利的国家,因为一些国际企业为了规避美国对华关税,将生产基地转移到这些国家对美出口。美国对全世界发动关税战,意味着规避中国没有用,各国必须认真思考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亚洲市场在2030年将达到世界市场的40%,这意味着新一轮经济一体化到来,加速世界经济再平衡。
其次,美国走向正常国家,意味着世界各国的战略自主也会同时演进。尼克逊冲击和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对于安全的理解就突破原有美国主导的冷战军事安全思维框架,在大平正芳首相时期,开始提出以非军事手段为特点的综合安全观。同样,亚细安国家在冷战中后期,也进一步强调地区战略自主,提出自由和平中立区以及东南亚无核区的构想。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回归正常国家,可能引发美国盟友全球领导力赤字的担忧。现在,欧洲在讨论大幅度再军事化,实现不依靠美国的防卫自主,日本在探讨进一步强化防卫力量等,可能造成地区局势进一步紧张。由于可能出现全球领导力赤字,在维护全球秩序稳定基础上,推动新秩序建构的历史责任,需要有新的领导力涌现,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尤其重要。
2024年,中国和亚细安自由贸易协定3.0版本的实质性谈判结束,意味着中国和亚细安庞大人口的两大市场全面对接,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则促成了占世界25%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当前全球经济最为稀缺的就是市场,上述行动便是提供领导力的体现。世界需要更多这样展示领导力的正能量。
作者是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