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未见降温迹象之际,香港也积极备战,包括从三方面构建金融防护网,以及采取五大策略,例如修例便利转口、加强与大湾区港口协作“拉货”,以应对关税战对香港物流、航运及航空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受访香港学者提醒,中美贸易战如果持续,有可能发展成金融战,港府得累积足够财政储备应对。

中美关税战上周升级之后,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星期二(4月8日)首次回应,宣布采取七项措施以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包括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吸纳高端人才和深化区域合作等。不过,舆论质疑这些措施没有新意,也缺乏具体内容。

时隔三天,香港多名高官星期五(4月11日)进一步披露应对关税战的详情。其中,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接受大公文汇传媒集团专访时指出,香港必须坚守国家“南大门”的金融防线,官方会从三方面构建金融防护网。

第一,建构完善的市场监察系统,监测市场是否存在特别或异常的情况;第二,确保政府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得知并解决,让危机化解于未形成之前;第三,建立自身强大的缓冲和实力。

陈茂波说,港府已针对不同情境制定系统应对预案,确保及时和有效处置风险,并与中央政府相关部委保持紧密协作和充分沟通。他形容,在当今地缘政治下,一旦有外国势力从金融方面攻击香港,力量可以非常大,因此香港必须有国家支撑。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同一天接受《明报》访问时说,关税战对香港物流、航运及航空界带来持续的不稳定不明朗因素,官方将以五大策略应对。这包括修例便利转口、加强与大湾区港口协作“拉货”、将探讨通过减省报关手续提升转口效率吸引转口货、深化与国际港口及船舶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航运网络,以及维持枢纽地位并升级转型,提供多元化服务,让香港的能力和服务均能配合市场转型。

陈美宝说,以往港府倾向由市场主导自寻出路,如今政府会“站前一点”扮演领导角色,就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提供更多具体导向,将规划更多政府领导的示范作业,希望增加业界信心。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出席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时则说,港府正积极透过多元化措施,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官方正分别与马来西亚及沙特阿拉伯政府积极跟进开设经济贸易办事处的计划,也会与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埃及和秘鲁探讨签订投资协定。

丘应桦透露,行政长官李家超下月将与大陆企业一同出访中东,在地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谋求发展中东和亚细安等新市场,又与不同国家地区签订自贸协定,将网络推广至拉丁美洲及北非。

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科学学院讲师孔永乐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中美关税战持续,对香港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扩大,因为目前香港的市场及消费文化仍然以欧美市场为主,短期内难以迅速调整。

孔永乐说:“由于特朗普政府多变,眼下港商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再因应市场及行业制定合适的策略。中长期而言,从事贸易及相关行业的港商,可能需要加快寻找其他市场代替或转型。”

他也指出,持续的贸易战很有可能发展成金融战,港府得累积足够财政储备应对。目前香港仍有空间压缩政府公共财政开支,以及增加政府收入。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