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没有长生不老药  可有长生不老心

“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但是要有长生不老的心。”

副总理王瑞杰星期三(3月26日)在北京,与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展开一场有关人口老龄化的炉边对谈。近一小时的对谈结束前,李慧玲以这句话总结了王瑞杰的回答。

王瑞杰还开玩笑地说:“说得很好,这是明天(联合)早报的标题。”

两人在“吾之老以及人之老”的主题下,就亚洲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与应对可能展开讨论。这场对谈也是《联合早报》上线30周年启动仪式的一部分。

谈到人口老龄化对世界的影响,王瑞杰形容,这是很尖锐的课题,需要以较长远的眼光看待。

他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但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比较严重;新加坡目前20%的人口已经超过65岁,再过几年这个比率将增加到四分之一。

王瑞杰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涉及许多层面,包括影响经济增长、经济活力;也牵涉到储蓄、投资等金融领域。为应对老龄化,各地政府需要提供更多医疗保健与长期护理设施,居住环境也得适应老龄化的需求,“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

以经济为例,王瑞杰进一步解释,如果人口老化,经济增速下降,各国为了改善经济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经济纠纷,处理得不好还会引发更多贸易战。

至于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身为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的王瑞杰认为,不同国家可以加强科研方面的合作,并探究诸如细胞如何衰老、食品和药品怎样导致人类老化等新课题。

不过,在他看来,更重要的是保持身心健康。他说,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药,但通过健康的运动、饮食和睡眠,避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些都对健康非常重要。

在现场问答环节,有现场观众请王瑞杰点评中国“未富先老”的风险。王瑞杰回答说,经济增长虽然与劳动力增长相关,而中国在接下来10多年里,仍有提升退休年龄的空间,如何重组工作应对老龄化的劳动力也非常重要。

王瑞杰:做教育部长满足感最大

在被问到对自己80岁的想象时,王瑞杰先是提到他此行中了解到北京、上海的平均寿命都是80多岁,并笑说:“我将近65岁了,所以要好好地利用这10多年。”

王瑞杰鼓励在场年轻人保持身心健康,同时也表示希望能够继续做一些贡献。他说:“不只是在我这么多年来做的事情上,也比如说在经济方面,怎样促进企业和各国经济的活力,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他并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生涯。王瑞杰说,今年是他工作的第45年,其中约30年在公共部门服务,15年在政坛。“我做了这么多工作,给我最大满足感的其实是我当教育部长的时候,因为我觉得教育是对每个人最关键的一环。”

他接着提到,听说中国的乐龄大学做得非常好,再次笑着说:“我70岁的时候可以来中国乐龄大学吗?”

王瑞杰说:“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做出一些对社会有用的贡献……我个人要注意的是,不要倚老卖老。”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