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的贸易高官说,世界经济无法承受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并警告中国如果不解决国内经济失衡的问题,出口将面临更多阻碍。
据彭博社星期三(3月26日)报道,前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受访时说:“中国正依赖制造业,抑制国内消费,并期望全球能够接受高达万亿美元(1万亿美元约等于1万3371亿新元)的中国贸易顺差,而世界肯定不能承受。”
巴尔舍夫斯基曾主导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她说,这项协议绝对不是一个错误,它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并使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成为全球需求的重要推动力。
但巴尔舍夫斯基称,随着国内改革停滞,中国偏离了市场化发展轨道,愈发依赖制造业投资推动增长,并向全球市场大量输出产品。
她认为,这不是世界所需要的,全球面临的不是供应过剩,而是需求不足。她说,“中国已退回到一种高度静态的经济模式。”
报道称,巴尔舍夫斯基的观点与多名美国高级官员不谋而合,包括现任和前任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耶伦。他们长期以来敦促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向消费驱动。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的关税,北京已发出信号,表示有意推动这一转型。
但迄今为止,中国为刺激消费所采取的政策仍然有限。由于预算收入的下降以及受益于现行体系的地方政府的抵制,许多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深化税收制度和公共服务改革均难以实现。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近三分之一,贸易顺差飙升至创纪录的9920亿美元。但随着特朗普在过去两个月内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中国今年的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巴尔舍夫斯基认为,如果中国忽视国内的结构性问题,不对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全球范围内遏制中国出口的努力只会愈演愈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