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以2+2机制拉拢东南亚国家抗衡美国

受访学者分析,在中美关系因贸易战而全面恶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为新抓手,积极拉拢亚细安成员国,以抗衡美国在本区域的影响力,预计中国接下来将推动与更多区域国家建立2+2机制。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星期一(4月21日)在北京举行外长、防长对话机制下的首次部长级会议,两国在2023年就建立2+2对话机制。中国官方称,这是中国在全球建立的首个部长级2+2机制。

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上周访问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期间,2+2对话机制也提上议程。

根据中马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进一步拓展高水平战略沟通渠道和政治安全合作平台。中柬联合声明则说,双方决定建立外长、防长“2+2”战略对话机制,就重大战略问题及时协调立场并推进有关领域合作。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星期四(4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国媒体提问有关中马、中柬两军关系时,两次提及2+2对话机制。

他称,中马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深化国家安全、防务、执法交流合作,中国愿与马国开展更多联演联训、海上安全、多边协作等交流合作。他也说,中国愿与柬埔寨用好新设立的外长、防长“2+2”战略对话机制,不断丰富拓展教育训练、联演联训、医疗卫勤、装备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黎良福向《联合早报》分析,美国是与最多国家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的老手,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正积极推进与亚细安国家建立这样的机制。

按黎良福观察,美国传统上与其认为志同道合、价值观趋同的国家建立外交国防对话机制,反映双方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任,中国则选择与认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建立机制。有八个亚细安成员国已与中国签署推进建设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菲律宾和新加坡除外。

黎良福说,事实上,中国与越南已建立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双方去年12月举行首次会议,但并非部长级会议。

黎良福分析,随着中美关系因贸易战全面恶化,加上美菲防卫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将愈发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将成为中国拉拢东南亚国家的新抓手。他评估,中国会争取与更多东南亚国家建立“2+2”机制,但南中国海问题仍是主要障碍,而且“没有一个国家会全面倒向中国或美国,就是取平衡”。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张云则说,中国与亚细安国家建立2+2对话机制,主要是为推动双边关系中高层次的跨部门协作,提升战略互信,提高双边合作的效率与深度。

他说,2+2机制能够使双方在安全防务与外交政策上协调一致,在敏感议题上交换意见,降低误判风险,也有利于协力应对地区冲突、海洋安全、技术安全等区域性、全球性安全议题。但他强调,2+2对话机制与南中国海问题无直接关联。

在星期四的中国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再有外媒就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一个多月未公开露面提问。

针对法新社记者提问何卫东是否因腐败问题被调查时,张晓刚仅简短回应,“我们此前已就此问题做了回应”, 与另一位发言人吴谦此前回应媒体时一样,并未严词驳斥或辟谣,也未表达不满。

何卫东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3月11日、中国全国两会闭幕当天。4月2日北京通州区的义务植树活动,以及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均未见他的踪影。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