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及特朗普高层内部  对谈判分歧大僵局难解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说,美国与中国私下对话良好,但分析认为,中美之间,以及特朗普幕僚之间对于如何有效推进两国贸易谈判的看法存在分歧,目前看不到中美有望突破关税战僵局。

特朗普星期五(4月18日)告诉记者,美国和中国“正进行良好的对话”,但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这是他连续第二天透露两国一直保持联系,不过外界普遍不看好他真能如愿跟中国国家主席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达成他想要的贸易协议。

《纽约时报》的分析报道指出,国家领导人迟迟未回应特朗普的期待,反而在本周出访东南亚寻求各国在贸易战中支持中国。特朗普过去惯用的手法,既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促成领导人会晤,这次对国家领导人并未奏效。

曾在前总统奥巴马任内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主管的何瑞恩(Ryan Hass)说,国家领导人致力于树立国家荣誉捍卫者和民族崛起推动者的形象,因此会竭力避免给人自己是被特朗普逼着谈判的印象。

分析也指,特朗普与副总统万斯在白宫记者会上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争吵,显示即使是精密筹备的最高领袖会晤,最终也可能不欢而散,了无建树。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管孙韵认为,国家领导人处事谨慎,更倾向于派遣特使前往华盛顿,说服白宫幕僚让特朗普同意在关税上让步。

她透露,中国驻美前大使崔天凯在4月较早前曾尝试与白宫接触,但未得其门而入。

中国政府周三(16日)任命曾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参与中美贸易谈判的李成钢为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分析认为,这是北京传递出与美国谈判做好准备的信号。

不过,特朗普的幕僚对是否与中方对话也意见不一。

热衷推动激进关税政策,并主张中美经济脱钩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乐见中美谈判继续停滞。

相反地,对冲基金经理出身,对市场波动较为敏感的财长贝森特主张中美应当对话, 并对特朗普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信心”;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称特朗普唯一想要的,就是跟国家领导人一对一谈话。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经贸团队这三大要员在关税政策上的立场分歧已显。

贝森特和卢特尼克在4月9日上午成功说服特朗普,将高于10%基准税率的对等关税部分暂缓90天,并立即做出宣布以安抚市场。《华尔街日报》周五引述消息人士指,两人是趁纳瓦罗不在场无法提出反对时,说服特朗普。

当时,纳瓦罗正在白宫另一处地点与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开会,贝森特和卢特尼克抓住极有限的时间窗口赶到椭圆形办公室,在没有预约下晋见总统。

纳瓦罗就有关报道回应指,这是匿名消息来源试图分化和瓦解贸易团队。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关税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展

另一方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周五在网站发表文章说,美国加征关税将对全球经济和工业增长带来显著挑战,尤其将削弱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充分参与全球贸易的潜力,阻碍这些国家的工业现代化和多元化步伐。

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穆勒说,美国退出发展援助和经济合作,不愿承担共同责任,已经引发危险的连锁反应,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开始效仿。他呼吁发达国家停止削减援助预算,摒弃保护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更公平、可持续和互利共赢的全球经济。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