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特朗普政府对英伟达出口中国的晶片祭出无限期出口管制,将导致55亿美元巨损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星期四(4月17日)突访北京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会面,并称“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联合早报》分析,英伟达是美国科技巨擘当中,受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冲击最严重的代表性企业,因它的晶片(中国大陆称芯片)主要用于中国人工智能(AI)发展,这正是美国要针对中国的领域。沈萌判断,因切肤之痛,黄仁勋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第一个,也可能是近期内最后一个赴京稳住市场的美国科企掌门人。
至于特朗普会否以高端晶片为筹码,换取中国在贸易战让步,受访学者均认为可能性极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说,美国的目的就是拖缓中国科技发展,以遏制中国军事力量壮大,所以不会把晶片当筹码。日本创价大学教授林大伟也指出,特朗普政府已表明,高科技战略产品不在谈判之列。
美国自2022年起,就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英伟达将最先进晶片输往中国,防堵相关技术被用于军事领域。为此,英伟达推出“降级版”H20晶片,这也是英伟达目前唯一可合法向中国销售的AI晶片。
自特朗普政府4月初引爆贸易战后,英伟达在中美地缘政治博弈之下,在两大国之间走钢索的工作变得更艰巨。
英伟达周一承诺,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周二则在监管文件中披露,上周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出口至中国的H20晶片纳入出口管制,须取得许可证才能输入中国,英伟达为此将蒙受55亿美元亏损。周三,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表示,正在调查英伟达在亚洲的晶片销售情况。周四,黄仁勋动身赴京。
根据中国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视频,黄仁勋周四在北京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会面时说,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美国政府加强晶片出口管制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新华社报道,何立峰同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与黄仁勋会面时说,中国市场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欢迎包括英伟达公司在内的更多美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黄仁勋在北京也与中国AI模型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见面,讨论如何为中国设计下一代晶片,以满足客户需求和美国及中国的监管要求。
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微信公众号“上海发布”消息, 黄仁勋周五也与上海市市长龚正会面。
李明江分析,在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之下,英伟达左右为难的处境是众企业之缩影,既不想放弃对方市场,又不能触犯本国法律。他判断,英伟达未来只能在中国销售那些相对高端,却又不超出美国出口管制标准的晶片,“市场肯定越来越小”。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去年占英伟达总销售额13%,仍低于美国的近50%。
在X平台上,有中国网民认为,黄仁勋赴京有选边站之意。但特朗普在白宫回应媒体提问时表明,黄仁勋是他的朋友,又称黄仁勋有爱国情怀,对其行动毫无疑虑。
沈萌和林大伟都认为,黄仁勋在狭缝中选择对企业最优的应对举措,迅速安抚客户。在沈萌看来, 黄仁勋的优势在于中西文化都涉猎,对中美政治体制的矛盾有较深刻感受。
沈萌也判断,中国短期内无法与英伟达割裂,会与黄仁勋合作找出解决方案;长期而言,中国企业能通过知识积累,在高端晶片研究上取得突破,美国出口禁令效应就会降低。林大伟则评估,晶片制造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包括跨国家和地区合作,须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协调,要追赶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