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副教授陈昊去世,年仅42岁。中国学术界今年已有多名正值壮年的学者突然离世。

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北大发布”星期五(4月18日)发布《沉痛悼念陈昊老师(1983-2025)》讣告,披露陈昊去世的消息,但没有说明离世的日期和原因等。

另据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陈昊原本将要出席星期六(4月19日)在北大举办的《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研读会。

讣告显示,陈昊是一名“80后”历史学者,年仅42岁。他2011年从北大历史学博士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担任讲师,2020年被评为副教授。他在2021年回到北大,任教于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陈昊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围绕3至13世纪的中国医学史、知识史和文化史展开,关心的问题包括医学知识群体的历史、医疗和信仰的历史、写本和早期印本时代的书籍史,以及中国古代社会面对疾疫等灾难时的应对和集体创伤。

陈昊近五年的研究也开始涉及近代和当代议题,当前进行的研究课题有两项,一是试图在全球知识流动的背景下,理解20世纪初期东亚医学史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另外一项则是在近20年疾疫大流行的背景下,重新理解东亚动物和人的历史。

中国学术界今年已有多名四五十岁的学者去世。宁夏大学教授、中国顶尖光电专家李海波上星期二(8日)因突发疾病离世,终年41岁。

中国知名材料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刘永锋3月突发脑溢血离世,终年47岁。他的遗孀在公开信中指丈夫的工作时长“近乎疯狂”,呼吁学校和社会关注高校科研工作者中普遍存在的过劳状况。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