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综合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强监管”时代,监管机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宣传时禁止使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术语,并将加强对相关技术升级的审查。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该部装备工业一司星期三(4月16日)组织召开会议,包括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内的近60名代表参会。
官网文告称,会议围绕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会议要求企业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路透社披露的会议记录显示,根据更新后的规定,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汽车制造商不得再通过远程软件更新,对已交付给客户的车辆进行测试和改进其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厂商推出新系统前,需要进行足够的测试来验证可靠性,并要获得官方批准。
华为是出席会议的公司之一,这家科技巨头在中国为包括奥迪在内的至少七个品牌提供ADAS。
根据网传会议纪要,官方要求车企宣传时不得出现“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高阶驾驶”等词汇,建议用“组合辅助驾驶”。
今年3月,一辆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小米SU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致命事故,车上三名大学生不幸身亡,引发舆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安全顾虑。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增长快于预期,中国正在加强对电动汽车技术的审查。3月下旬,中国监管机构也发布了最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2026年7月开始实施。
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认为,更严格的监管规定将增加车企成本,减缓技术开发和应用步伐,但也可能加速中国汽车行业早该进行的整合。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