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反映深层次矛盾 中美全面竞争时代到临

时间:2018-03-26 17:1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媒体
(3月26日社评)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针对中国的「经济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将对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阻止中国企业的收购行动。中国也针对美国之前的钢铝关税,对

(3月26日社评)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针对中国的「经济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将对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阻止中国企业的收购行动。中国也针对美国之前的钢铝关税,对美国30亿美元的乾鲜果品及猪肉等农畜产品推出报复关税措施。中美贸易战引发全球连锁反应。特朗普一面指摘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一面又对中国屡次释放的缩减贸赤建议无动于衷,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已对美国构成了现实的挑战,美国今次的重手出击,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从未面临过的恶劣局面。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才可能争取最好的结果。

必须看到,特朗普今次对中国下重手,既有敦促贸易平衡的动机,但更主要首先是维护美国国内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美方多次公开指出,301调查针对的就是中国「政府主导」(state-led)、「市场扭曲」(market-distorting)的强迫、威迫和偷窃美国公司的科技和知识产权。而美国今次制裁的主要对象,也是中国的国企和科技产品,如新能源汽车、手机、通讯设备等,受此影响,美国最大电子产品零售商Best Buy就透露,将于近期停售中国的华为手机。

在去年底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中,美国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判断。去年8月发起的对华「301调查」中包括4项调查目标,其中3项分别是中国政府强制美国企业转让技术和知识产权;中国政府指令并协助中国企业战略性并购美国高科技资产;中国通过互联网窃取美国企业的商业信息,主要是技术秘密。

中国以往提出的改善中美贸易关系的方案主要集中于加大从美国进口,削减两国贸易逆差,同时提高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中方多次表示,要削减对华贸易逆差,美国政府放宽高科技出口管制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美国却不惜保持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贸易逆差,也绝不肯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这就反映了美方背后的真实顾虑,即保持美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被中方超越。这一点,比实现中美贸易平衡更加重要。

2017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接近美国、日本、德国三国的总和,美国领先的集成电路领域,中国近年也进步神速,「汇顶科技」的指纹识别晶片是安卓(Android)手机霸主,「比特大陆」的挖矿机晶片出货量全球第一,「海思」的麒麟CPU性能甚至超越高通,「寒武纪」的AI晶片在人工智能处理器居世界先进水平,「展讯」的基带晶片大量装配在三星手机上。尤其是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规划了中国产业和科技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令美国觉得,必须动用其他手段来维护其竞争优势。因此,这次就使出了对上千种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和禁止中国公司在美收购的辣招。去年以来,中青芯鑫、蚂蚁金服、华为手机等在美收购频遭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否决,让人忆起早些年美资收购徐工、汇源也纷纷受阻事件,颇令人有时移世易、今昔何年之感。当年中方保护的是市场,今天美国保护的是产业。

中国只从贸易角度与美国讨论贸易问题,与美国藉贸易平衡之名维护产业竞争力之实的目的,当然是鸡同鸭讲,难达共识。这也是中方不断派出重量级人物与美国协调沟通,仍不能避免美国启动贸易战的原因。

美方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指控,已经从过往主要针对企业的山寨仿冒、政府打击不力,转向近年主要指摘政府主导的对外资公司强制或胁迫技术转让,即是把矛头指向了中国政府「以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据报导,美方官员上月在与到访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鹤会面时就提出,希望中国推行「重大结构性改革」;但这一改革与中方所强调的改革即使不是南辕北辙,也是相差极远。

美国期待中国改革的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果说过去的批评更多是出于意识形态因素,而今美国的指摘带有更多维护产业实力和国家实力竞争的意味。但是,中国的改革不可能如美国期待的那样,中国政府可以去除过剩产能,却不可能削弱国有企业,鼓励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也不会改变。

综上所述,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不能单从贸易甚至不能单从经济角度来解读。联系近年来美国在朝鲜半岛的连串举动,以及在南海、印太战略等方面的动作,加上近月打「台湾牌」的举动,贸易战只是标志着中美关系「全面竞争性交往」时代到临的最新信号。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