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面对的较低美国关税率短期内看似对新加坡有利,然而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贸易的国家,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却可能严重损害新加坡的长期发展。
美国上星期宣布,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统一征收10%基准进口关税,并对其他约60个贸易逆差较大的伙伴加征更高额关税。
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指出:“我们是否应该因处于最低税率等级而感到安慰?若硬要往好的方面去想,也许可以这么说。但作为一个高度依赖贸易来推动增长,以及依靠外部市场维生的国家,这样的新环境无疑对新加坡的长期发展不利,因此我丝毫不感到安慰,而且我们得为前方更艰难的旅程做好准备。”
他说,短期内,通胀压力可能因全球需求放缓而减轻,但如果全球经济未来只能以低效方式运作,这将推高成本,进而影响新加坡人。
颜金勇:将与本地半导体业探讨 如何应对关税冲击
黄循财星期二(4月8日)针对美国征收关税一事向国会发表声明,并回答朝野议员的提问。
议员叶汉荣(杨厝港区)询问,关税如何影响本地消费者;新加坡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则想知道,政府是否觉得10%的最低税率,能够使新加坡在对美国的出口方面更具竞争力。
工人党议员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也在提问时指出,美国对新加坡征收的关税,低于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区域竞争者,这可能为新加坡向美国出口半导体、电信设备和电子产品的企业,带来短期成本优势。他因此呼吁政府协助企业抓紧机会。
对此,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说:“当越来越多投资流入本地,并利用较低关税出口到美国时,新美之间的贸易平衡就会开始起变化。到某个时候,我们同样也将面临挑战。”
他指出,一方面,关税可能推高一些部件的价格;另一方面,新加坡出口的对象若受关税影响,对新加坡产品的需求也会跟着降低。这是一场牵动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将改变整个竞争格局,因此不能仅从单一环节看待这件事。
尽管美国官方此次豁免了药品和半导体等部分商品的关税,但无人能预知关税何时会再次加码。
颜金勇说,半导体占新加坡向美国出口商品约8.9%,相当于新加坡去年对全球总商品出口的0.8%。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新加坡会继续与本地半导体企业接洽,探讨如何协助它们应对关税可能带来的冲击。
黄循财:新美其他方面关系同样重要
新加坡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而且对美国存在贸易逆差,但即便如此,这次也无法幸免地被征关税。新加坡已表明不会实施报复性关税。
黄循财:新加坡会积极与美国政府接触 了解他们的担忧
黄循财回答连荣华(武吉班让区)提问时说,新加坡会积极与美国政府接触,了解他们的担忧,看看能否共同解决他们对两国贸易的任何误解,然后讨论前进方向。若美国仍坚持统一对所有国家征收基准进口关税,那这就不是双边问题,而是他们所抱持世界观的课题。
“至于新美整体关系,其他方面同样重要。我们珍视这一关系,美国相信也是如此。在安全和防务领域,我们会维持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紧密合作关系。我们也在探讨新领域的合作,如新关键技术和能源等。”
颜金勇解释,新美自贸协定带有“紧急经济情况”条款,签署国可以援引这项条款,落实包括关税在内的措施。被征税的一方能提出异议,再通过磋商和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问题。
他说,新加坡会先与美方磋商,尝试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再争取降低或免除关税。就算无法实现,与美国沟通仍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有助于防止美方进一步对新加坡出口的商品加征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