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一条微博热搜炸醒打工人——小红书要取消大小周了。
事缘中国互联网公司小红书星期四(4月24日)发布全员信,宣布将在五一假期之后取消大小周,并鼓励员工“找到最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工作方式与节奏”。
所谓“大小周”,是互联网行业的一种弹性工作模式,具体表现为“大周”一周上班五天、周末双休,“小周”一周上班六天、仅星期天休息,如此单双休循环。

小红书宣布取消这一工作模式后,中国网络舆论迅速两极分化。支持者拍手叫好,认为单休“反人类”,双休是基本人权,周末就该好好躺着、吃饭、看剧、打游戏,而不应被工作“污染”。
但也有人担心,取消大小周意味着收入缩水;在KPI压力不减的前提下,工作可能只是从工位挪到深夜与周末。打工人表面上是准时下班,实质上却更难真正下班,最终在时间和薪资上双输。
有人还称,取消大小周后会影响收入,“逻辑上会降低15%还是20%,因为一个月两个小周是双倍工资,等于多拿了四天工资”。
IT技术交流平台CSDN发布的《中国开发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3%的开发者认为,为了高薪愿意接受大小周;36%表示可以考虑;仅四成更看重身心健康,明确表示不接受这种工作制度。
有些网民直言,自己宁愿大小周,“毕竟有双倍工资,可不是白干”。但也有人反驳,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靠透支休息时间来换取高报酬。
另有律师指出,大小周的合规性存在争议,法律模糊地带有待厘清。现实中,许多企业将大小周默认为制度安排,却未依法支付加班费,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
内卷:刺向社会的一把剑
中国劳动法规定,企业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平均工时不得超过44小时。
但在互联网公司58同城九年前被曝实行全员“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六天)制度后,中国互联网企业加班、员工内卷的现象就极其常见,甚至还变本加厉成“896”(朝八晚九每周工作六天)。
尽管中国最高法院曾明确“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但监管态度长期偏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还曾在2019年公开形容,“996”是一种福报。

在持续加班的高压中,作为职场主力的年轻人早已身心俱疲,“躺平”“佛系”“摸鱼”“整顿职场”等自救式文化应运而生,也悄然演化为无声的反抗。
与此同时,过度劳动也开始成为社会常态。澎湃新闻报道称,过度加班是过劳死的主要诱因。数据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中国每年的过劳死人数高达60万,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但内卷与加班,并不等于效率与产出。职场裹挟下的“自我燃烧”,不仅难以提高效率,反而在反噬消费和社会活力。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恋爱、不结婚、不买房、不生育,成为所谓的“四不青年”;这一转变给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反内卷运动之风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星期三(4月23日)刊文称,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本是常态,但内卷却让竞争变了味道。在内卷状态下,市场竞争不但不能提升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反而还损害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领导人似乎察觉到这一问题。去年7月召开的中共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领导层释放出信号后,政策层面也开始有了更具体的动作。今年3月,中国国家发改委提出行动方案,针对“加班文化盛行”等痛点问题,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并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等。
此后,多家中国企业开启反内卷模式;大疆要求员工晚上9时前下班、美的被曝强制员工在傍晚6时20分离岗,海尔则规定加班必须提前一周审批。
一时之间,舆论盛赞此举为“2025年反内卷第一枪”。
但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一场景似曾相识。2021年6月,快手宣布取消大小周,改为按需加班,并承诺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同年7月,字节跳动也取消大小周,并规定有需求的团队或个人可通过系统提交加班申请。
四年已过,“强制下班”“取消大小周”再次被提上日程,不少公司也走上了类似路径。表面上,工作制度似乎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不少人却反映,现实并没有跟上理想的脚步。
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在接受BBC访问时说:“我们只是把工作带回家做了,这样楼里的灯熄灭了,看起来就是不加班了,但实际上谁能不加班?”
真的能告别内卷吗?
在每个个体无奈的背后,是行业改革的不均衡;就在小红书和联想等大企业往告别内卷的方向迈进之际,仍有不少企业在倒退。
中国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有贴文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低于八小时需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
此外,加班引发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中国在线教育公司猿辅导最近被曝有一名员工加班后猝死在办公室。公司星期五(4月25日)确认事件属实,但称该员工所在团队事发当天并无加班安排。
早在2020年,拼多多一名年仅22岁的员工在凌晨1时多下班回家途中突然倒地,随后被证实不幸离世。
这些事件凸显,内卷的现象终究需靠官方保障带薪休假、企业提高效率、员工减少恶性竞争等等才能缓解,否则“告别内卷”“取消大小周”恐将沦为空洞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