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美思明智员工获释 中国再释稳外资信号?

美国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Mintz Group)星期二(3月25日)说,在两年前的突击搜查行动中被中国官方拘捕的五名本土员工,已获释放。

美思明智发言人对中国官方表示感谢,谢谢“让我们的前同事终于能够回到家人身边。”

2023年3月,中国突击搜查美思明智北京办事处,关闭了公司业务,并拘留了五名中国籍员工。那次行动成为中国官方大规模打击美国咨询公司以及其他外企的开端,引发在华外国投资者恐慌。

同年遭到中国搜查和拘留的外企还包括日本药物公司安斯泰来、美国咨询行业巨头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美国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以及一家负责经营稀土交易的日本企业等。

搜查行动五个月后,中国对美思明智开出罚单,以涉嫌从事未经批准的统计工作处以约1068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02万新元)罚款,但没有披露备受外界关注的五名被拘员工的信息和去向。

此次随着这五名员工获释,标志着这起曾令在华美企感到不安的案件画上了句号。

美思明智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美思明智2023年3月被查时,正值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前夕。那也是自2019年冠病疫情以来该论坛第一次恢复线下举办。

作为外国企业家和中国政府高层少有的直接交流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被视为重塑国际对中国投资信心的机会。但彼时中美关系跌至10年来低点,只有少数美国公司高管参加了论坛。

美思明智以及多家外企接连遭到调查处罚,引发外企圈子寒蝉效应,进一步打击外企在华投资信心。

在美思明智被开罚单一个月前,中国正式修订出台《反间谍法》,禁止任何有关国家安全信息的转移,同时也扩大对间谍活动的定义。这也给外企对华投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外企担心中国将国家安全无限上纲上线,影响业务开展。

时隔两年,仍然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此次是在论坛结束隔天,传来美思明智员工获释的消息,而中国对稳外资的需求和决心也比两年前更加强烈。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开幕式前,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前排右二)与其他与会者交谈。(路透社)

路透社在报道中说, 释放美思明智员工,似乎是中国官方在“向在华外企释放安抚信号”。

彭博社也认为,在外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这是“中国官方为争取外资作出的努力”。

安抚外资信号连连

外商对华投资额在2021年触及344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后,近年来持续下滑。中国去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净流出1680亿美元,创下1990年有此数据以来最大规模。

在中美掀起新一轮贸易战后,资金外流情况恐进一步恶化。中国官方力图挽回外资信心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去年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被列为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中国上月公布了2025稳外资行动方案,包括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范围;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完善并购管理范围,降低跨境换股门槛等。

外企高管上周密集赴京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期间,中国领导人先后接见多名外企负责人,向外资展示出开放和欢迎的姿态。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上星期五(3月21日)与德国汽车巨头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Ola K?llenius)会面时重申,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他并承诺,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一贯的、连续的,将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总理李强星期天(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欢迎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并承诺在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扩大金融、互联网、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李强同天会见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戴安斯和部分美国企业界人士。参与会见的美企包括联邦快递、波音、嘉吉、美敦力、辉瑞、高通,以及保险商实验室(UL)。

分管经济的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同天与苹果、辉瑞、万事达卡等跨国公司负责人会面时表示,欢迎跨国公司扩大在华投资。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右)星期一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左)。(新华社)

何立峰星期一(3月24日)在会见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时说,欢迎更多美资企业和长期资本继续深化对华互利合作。

习近平论坛后将会见外企CEO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能会在星期五(3月28日)会见一些跨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去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一天后,习近平也曾与20多名美国商界领袖会面,包括苏世民、高通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排居中)去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落幕后,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中新社)

报道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赴会的欧洲企业首席执行官的人数比例更高。习近平的会见名单中,也可能包括英国和欧洲企业的首席执行官。

不过,今年的会面被安排在论坛结束后四天,部分商界高管可能不愿为了这场会晤,继续逗留北京;也有一些受邀参与会晤的高管可能缺席论坛。

中国外资不断走弱,今年开年就遭遇不利局面。1月吸收外资规模同比下降逾13%,是2021年以来的最弱开局。中国官方多次对外表态,不断释放稳外资信号,希望重建在华外企信心。

然而,面对《反间谍法》带来的寒蝉效应,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带来的不确定性,信心喊话和口头承诺恐怕不足以缓解外企的担忧。

美思明智员工的获释,在具体行动上迈出了一步,对重塑外企信心固然是利好消息,但在员工被释的同时,也能了解被拘的原因、触碰的红线、拘留状态以及释放的理由,这种基于法治、有章可循、透明度和预见性都更高的政策和流程,恐怕才是外企更需要的定心丸。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