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各经济体实施对等关税,其中对台湾加征税率为32%,台湾政府提出三大不合理之处,强调后续将与美国严正交涉。受访学者分析,台湾能否在未来谈判中争取合理关税,将是检视台美关系的关键。
特朗普于美东时间星期三(4月2日)下午宣布对全球各地征收“对等关税”,谈及台湾时,他说台湾对美课征64%关税,因此美国将加征32%“对等关税”。
他也再次指控,台湾拿走美国晶片和半导体产业,美国曾经是晶片和半导体产业之王,如今几乎失去一切。不过,特朗普又说,全球最大的几家公司现在都要到美国投资,包括台积电。
在特朗普拍板对台加征32%关税后,台湾行政院院长卓荣泰于星期四(4月3日)上午10时许召集各部会首长开会研商因应。他当天下午在脸书发文强调,这项税率有三大不合理之处。
首先,这次美国对等关税的计算方式、科学依据及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不明,无法反映台美贸易结构高度互补性以及实质贸易关系。
其次,近年台湾对美国出口及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主要是反映近年美国客户对半导体及关联产品的需求,以及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大陆加征关税及科技管制等国安政策,“这反映台湾对美国经济及国安的巨大贡献,却反被课征高额关税”。
至于第三项不合理之处,卓荣泰说,美国指出低价违规转运“洗产地”也是计算税率原因,与中国大陆贸易密切国家,尤其有违规转运问题的国家,这次被征收的税率也更高,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泰国36%;但台湾已有相关措施处理,也积极查缉违规转运。
卓荣泰强调,他已指示经贸谈判办公室立即盘点这项高额关税不合理及对台湾不公平之处,向美国贸易代表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说明,并持续与美方沟通。
不过,台湾在野的国民党、民众党均通过声明质疑赖清德政府错估情势,并指台积电才宣布扩大赴美投资,台湾一个月后就遭受形同惩罚性的对待,反映台美经贸关系已出现严重沟通障碍。
根据台湾2024年对美出口统计,电子业、工具机、金属加工等产业为对美出口大宗商品的主要产业,预计受影响最大。台湾全国工业总会也发表声明,强调美国课税程度远超过工商界预期,呼吁政府尽速组成跨部会合作小组因应。
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副教授张弘远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研判,高关税将迫使台湾出口商改以第三地转口贸易降低关税成本,例如关税相对较低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成为替代出口据点。
他认为企业也可能重新调整全球生产布局,部分企业或将部分产能或供应链重新转回中国大陆,借由政策补贴与基础建设弥补关税劣势,重建风险分散策略。
旅美台湾学者、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Sam Houston)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则在脸书撰文强调,这份关税清单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是为美中谈判铺路,而台湾似乎成为“价格不符友谊”的牺牲品。
他说,台湾需要类似“美国国会台湾连线”的挺台力量,因为台湾能否在未来谈判中争取合理关税,是台湾社会对“台美友谊”的关键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