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及油盟计划增产 油价或跌至每桶50美元

受中美互加关税影响,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市场对原油需求的预期随之下降,再加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盟友计划增产,国际油价延续近期跌势,星期一(4月7日)平均下跌超过3%。

截至星期一下午5时,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下跌2.59美元或3.6%,报每桶59.40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2.57美元至每桶63.01美元,跌幅达3.92%。这两个基准都触及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

过去五个交易日,布伦特油价下跌超过15%,原油价下挫超过16%;作为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上星期五(4日)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后,油价直接暴跌7%。

乐天证券(Rakuten Securities)大宗商品分析师吉田悟指出,市场担心关税会削弱全球经济,是油价下跌的主要驱动因素。不仅如此,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盟友(OPEC+,简称油盟)计划增产,也加剧抛售压力。

吉田悟预测,若股市持续往下跌,油价跌到每桶55美元或至50美元关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BMI研究报告:油价或持续下跌

BMI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星期三(2日)宣布全面关税措施以来,布伦特原油的前月合约价值已损失近12%,进一步下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投资者正在权衡美国与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

报告提到:“我们正评估全球经济衰退对石油需求和市场情绪的影响,并且将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修改价格预测,主要会看油盟近期的行动,因为这个组织在过去十年中,在支撑油价和促进市场复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不过,八个油盟成员国上周出乎意料地宣布,下月开始把每天的油产量增加41万1000桶,比原定计划多出27万6000桶,相当于提前释放三个月的增产配额。

这八个国家强调,仍致力于维持市场稳定,并保留在必要时暂停或逆转增产的权利。

油盟突然增产的决定,与此前其竭力保护油市的立场相悖。(路透社)

称市场稳健 油盟增产举动不寻常

BMI认为,油盟在增产方面一向保持谨慎,宁愿让油价过热,也不愿贸然释放供应。然而,油盟最新举动却反其道而行,在油价大幅下跌时,以当前市场基本面稳健、前景积极为由决定增产。

报告指出,市场当时正陷入恐慌,一旦互惠关税全面落实,美国的实际关税水平将升至约23%,高于1930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这是否代表它们的战略方向正在发生转变?如果油盟保护机制正在减弱,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对布伦特原油的价格预测。”

根据分析,油盟推行的减产协议已持续近十年,但在非油盟国家供应增长强劲、全球需求预期放缓的背景下,油盟有理由在今年放松减产限制,让较低的油价平衡市场,让油盟重新争夺市场份额。但这会造成市场波动性上升、削弱油盟对油价的控制力,进而对依赖石油收入的生产国带来经济冲击。

报告还提到,此轮增产不排除是暂时性策略,意在缓解当前市场动荡,油盟可能随时改变想法。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