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周二首次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指特区政府会实施包括加快融入中国国家发展、扩大经贸朋友圈等七招来应对挑战。
李家超周二(4月8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记者时,批评美国滥施关税是不再奉行自由贸易,霸凌野蛮,破坏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及世界经贸秩序,为世界带来极大风险和不稳定性,增加全球衰退风险。
美国这次对香港加征34%关税,加上早前加征的20%,累计征收54%关税。李家超承认,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的国际自由港,转口贸易和物流业会面对压力。对外贸易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及跨境电商等,短期内无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他表示,港府将从七方面制定策略来应对美国关税。一是全面把握中国国家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是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三是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经济模式;四是加大发展科技创新,吸纳高端人才;五是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六是把握好多国需要分散地区风险的大趋势,吸引外国企业和资金进驻香港;七是继续为业界提供支援,协助企业应对挑战。
特朗普上周向中国发动关税战,触发恒生指数本周一暴跌13%,写下199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周二港股略为反弹,恒指收市报20127点,上升299点,升幅1.51%。
香港立法会商界议员林健锋透露近期收到不少企业反映,指有美国进口商逼迫香港制造商和出口商分摊关税,还有下单后迟迟不肯结账,令港商在资金周转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及压力。他促请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银行弹性处理未能如期还款的中小企个案,并将“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还息不还本安排延长一年。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高级讲师袁尚文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关税战对香港物流供应链特别是转口贸易和电商物流造成很大的影响。美国取消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并征收高额关税,导致香港的转口货品减少,影响进出口贸易,和海空联运枢纽地位。
他认为,港府需要积极应对,协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特别对中小企提供更多支援和补助惜施,以度过短期的波动。“长远来看,香港需要加强供应链韧性,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应对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