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杰忆:从农田到餐桌 中国影响力扩大

时间:2023-07-11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7月2日,中国农业部前副部长屈冬玉高票连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总干事,任期从2023年8月1日到2027年7月31日,在未来四年继续掌控全球餐桌。

屈冬玉是唯一候选人,拿下182张选票中的168张票,刚好是中国人热爱的吉祥数“一路发”。他在2019年当选时,一些非洲和西方媒体传出中国在豁免西非国家喀麦隆6200万欧元(约9200万新元)的贷款后,喀麦隆候选人宣布退选;其他非洲国家则接到通知,若不支持屈冬玉,可能失去中国的资金。他最后拿下191票中的108票,击败法国和格鲁吉亚的候选人。

这一次,屈冬玉在选前就确定当选,伊拉克和塔吉克斯坦的候选人,分别在今年3月和4月宣布退选。高票连任后,他说将继续推动粮农组织现代化,让农业粮食体系更有效率、更包容、更坚韧、更永续发展。粮农组织的宗旨是要消灭饥饿,标志上的拉丁格言写着“我们要有面包”(fiat panis),但屈冬玉在2019年上任以来,接连爆发大规模疫情和战争,任务更艰巨,全球饥饿人数不减反增。

1945年成立的粮农组织总部位于罗马的一栋法西斯建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1937年在这里设立非洲部,作为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指挥总部。当前美中的角力剑拔弩张,各自努力争取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粮农组织成了北京与非洲、中南美洲、南亚、太平洋岛屿等国家互动的舞台,在为期七天的部长级大会上,屈冬玉进行了56场双边会晤。

成功调高预算

德国媒体在选举前夕披露,粮农组织在屈冬玉领导下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安插中国人担任要职,并推动呼应“一带一路”的计划。然而,屈冬玉依然高票连任,各国代表在大会上礼貌恭贺之外,巴拿马称许在他领导下的粮农组织采取了有效的气候变迁应对政策;战祸连年的叙利亚感谢他的援助;赞比亚说,屈冬玉在该国取得重大成就。

59岁的屈冬玉出席大会时,迥异于中国官员呆板的照本宣科。他致辞时活泼生动,说起家乡的池塘不只让农民蓄水灌溉,还能养鱼,是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值得参考的案例。他在介绍斯洛伐克代表时,亲切地说起他到该国旅游尝过的美食醇酒,拉近跟与会者的距离。

尽管面对反对的压力,屈冬玉仍成功说服多数成员国,将粮农组织的双年度预算由2022年到2023年的10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到2025年的10.5亿美元,成长5.6%。这是12年来首度调高预算。

相较于洪水治理和治水建设等座谈会的和谐气氛,各国代表在预算案的会场里唇枪舌剑。美国是粮农组织的最大出资国,占总预算的22%,与其他西方国家一起质疑提高预算的必要性,认为应该以有效使用资金、删减部分支出、预算零成长为目标。一些仰赖援助的非洲、南美国家期待预算提高之外,俄罗斯也趁机挑衅,指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造成粮食危机、通货膨胀,“这些国家有钱买武器给乌克兰,却没有钱解决饥饿问题”。

宣布参选新加坡总统的前副总理尚达曼在纪念催生粮农组织的麦克杜格尔(Frank Lidgett McDougall)演说中指出,从1970年代至今,对抗孩童饥饿取得巨大的进展,但放眼未来,孩童饥饿问题令人难以接受。他说:“食物不只攸关饥饿,还是更大范围不安全生态的挑战之一。”

中国在2022年到2023年的出资比率为12.006%,2024年到2025年将增加到15.256%,是预算案的第二大出资国。当西方国家都在看紧荷包之际,中国代表说:“饥饿人口在增加,支持增加预算、粮农组织工作计划,也乐意额外捐款。”

预算案之争是美中博弈的一环,出钱多也意味着对粮农组织有更大影响力,中国从过去接受援助的南方国家翻身,现在想和美国平起平坐。一名学者形容:“中国国力与日俱增,想在国际会议桌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体量庞大,就像一个胖子挤进餐桌,原本就坐的人不得不让出点位置。”

“胖子”主人仍是美国

现在,“胖子”还是餐桌的主人。美国仍是最大出资国,工作计划也须要经过成员国大会的讨论和表决,但掌控粮农组织日常运作的屈冬玉握有一手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美国想监督也鞭长莫及。

屈冬玉说,他将扮演中立、专业与诚实的领导人。观察者指出,在他的领导下,粮农组织散发着中国特色,楼梯间挂着中国山水画,长达七天的大会闭幕时,他送给与会贵宾写着“上善若水”的书法。更重要的,他也说:“现在是重写粮食安全叙事的时候了。”

粮食安全的叙事从1960年代起带着美国特色,鼓吹绿色革命的杂交小麦和稻米产量倍增,提高农民收入并消除饥饿。然而,上一任粮农组织总干事、来自巴西的达席尔瓦承认:“源自绿色革命的食物生产体系仰赖庞大的外部资源,也让环境付出高昂的代价。土壤、森林、水源、空气品质与生物多样性都持续退化”,指出绿色革命需要大量灌溉、施肥和农药的缺陷,改推生态农业(Agroecology)。

现在屈冬玉要把中国特色带入粮食安全叙事,透过粮农组织的手牵手、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计划,强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遥遥呼应北京的国际布局。从餐桌到产地,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农化科技和田间大数据将更有影响力。

作者是旅居意大利的台湾记者、社会学博士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