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不能说的中国经济

时间:2023-08-09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前阵子到浙江休假,朋友聚会逃不过一个话题:经济。

疫情虽然过去了,中国经济没有大幅反弹,下行的压力却只见加大,连经济发达的浙江都在发愁如何能让GDP(地区生产总值)数字更好看一点。

一名在二线城市开发区工作的朋友在饭桌上吐苦水,眼下最大的烦恼是招不到商,地方上有GDP压力,层层下放指标给各个部门,但招商部门却没有拿得出手的优惠政策。

这名朋友直呼,自己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踏破企业门槛,就是找不到企业主愿意投资落地,这和几年前坐在办公室就有企业送上门的情况大相径庭。

另一名在企业工作的朋友接过话说,“企业投资又不是水龙头,(政府)说开就开,(政府)说关就关”,眼下别说有没有钱投资,有钱也得想想是不是要投资,“这几年都被搞怕了”。

饭桌上又谈到房地产,在座的所有人都笃定,中国楼市供大于求已是铁定事实,房价还得继续跌,如果不是刚需,这时候千万不别做“接盘侠”。

中国经济向来是“南强北弱”,尤其是民营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似乎从来都不是问题。疫情之前,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到江浙地区走一圈,丝毫看不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子。如今虽谈不上疲态,但疫情前江南一带繁荣似锦,人们信心满满、动不动就投资买房折腾着赚钱的光景,已经不存在了。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悲观情绪一直笼罩中国经济。消费、投资、出口、就业,各项主要宏观数据几乎都看不到亮点。官方星期二(8月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又给泼了一盆冷水,7月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同比下跌14.5%,创下2020年1月至2月冠病疫情在中国全面爆发以来的最大跌幅。

中国也没有像年初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在松绑防疫措施后迎来物价上涨,反而正经历一段罕见的物价下跌期。这与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重新开放后,通货膨胀飙升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十个月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6月份降至零。

很多人都在问,中国经济怎么了?这到底是短暂的周期性波动,还是长期的结构性衰退?

观察中国的经济学者、境外媒体这几个月来抛出各种概念,尝试解释中国经济眼前的不寻常。一种说法是,中国正在走向通货紧缩,中国经济可能趋向“日本化”;《经济学人》杂志5月则在一篇报道中抛出另一种解读,中国崛起见顶了。

无论是“中国经济日本化”,还是“中国崛起封顶论”,都折射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而北京近来对这些“看空”中国的观点也格外警惕。有中国官方背景的智库、学者一一出来反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5月甚至还专门发报告,驳斥“中国崛起封顶论”,抨击这是20余年来“中国崩溃论”在新形势下的翻版。

在中国国内,北京也开始收紧讨论中国经济风险的言论空间。在洪灏、吴晓波等“网红”经济师被禁言后,英国《金融时报》上星期天(8月8日)报道,中国官方正向经济学者、券商分析师施压,要求他们避免对中国经济的负面趋势发表评论。被划入“禁区”的话题包括资本外流、物价下滑、通货紧缩、需求疲软、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等。

一些智库和券商分析师也表示,他们现在面对要正面解读经济新闻、增加公众信心的压力。一名为中国央行提供咨询的受访者表示,官方希望他们“从积极的角度解读坏消息”。

报道称,这种压力促使许多经济师在研究报告和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中,避免谈论敏感话题或开始用“通胀疲软(subdued inflation)”等更加委婉的说法。

在中国舆论环境中,越是敏感的话题,越不能随意评论。私底下很多人热衷讨论的政治课题,在公开场合和平台是最没有讨论空间的;这些年舆论环境收窄,中国国内的学者、时政评论人进一步自我审查、对政治话题避之不及。过去自由度相对较大的经济评论,如今也成了禁忌,凸显经济问题在当下中国的敏感性,以及官方正出手预防负面的舆论冲击信心、引发骨牌效应。

低迷的中国经济目前最欠缺的的确是信心,但信心来自哪里?是报喜不报忧的经济新闻,是粉饰后的分析评论,还是在经济系统中,每一个个体对收入、就业、物价、销量这些实实在在指标的具体感知?诚然,恐慌情绪会相互影响和传导,若不纾缓可能会扩大蔓延;夸大的过度炒作也需要管控,但很多问题和风险,避而不谈不表示民众看不到感受不到,反而会让他们更恐慌。眼下中国经济需要注入信心、恢复活力,而一个越收越紧的环境,与这样的目标只会背道而驰。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