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维护国安前提下促交流 考验中国部门横向协调

时间:2023-08-02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特稿:维护国安前提下促交流 考验中国部门横向协调

中国大陆在疫后宣布开展“投资中国年”,对台湾也进入“大交流年”。但在中共二十大过后,维护国家安全是重中之重的大政方针,进而衍生出《反间谍法》修法令外资却步;台湾学者受邀赴陆交流,屡传被扣留讯问等情况。足见在“维护国安”的大前提下,如何维持开放与交流,考验中国官方部门间的协调能力。

去年的中共二十大政治报告首度将国家安全方面的内容单独成章后,外界便解读,北京接下来至少五年的施政重点,会将安全置于经济、发展、开放等其他问题之上。

不过,面对经济表现欠佳、外资外移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中国自去年底放宽防疫措施以来,仍不断喊话,试图唤回外资外企信心。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3月上任后的首场记者会上就强调,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不管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一定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中国商务部6月时则宣布将展开“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不仅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品质外资吸引过来”。

但尽管官方不断强调对外开放政策不变,今年3月到5月间,包括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凯盛融英(Capvision)等外国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办公室,遭公开执法、搜查,并被控涉及泄露国家机密,不可避免地在外企间引发寒蝉效应。

知名商业咨询公司凯盛融英(Capvision)上海、北京、苏州与深圳办事处,5月传出遭中国官方以未认真履行“反间谍安全防范的责任义务”为由搜查。图为凯盛融英北京办事处。(法新社)

除此之外,在7月起生效的新版《反间谍法》,扩大了对间谍行为的定义范围及国安单位执法权力,并把窃密对象范围扩及到“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等,要求邮政、电信及网络服务业者配合政府打击间谍活动。

违反新法的外企可能面临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外国雇员和经理也可能面临禁止离境、监禁以及刑事诉讼。

德国海外商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晏思(Jens Hildebrandt)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就说,新法在投资者中造成更多不确定性,让许多在华外企很担心。

为了消除外资对《反间谍法》的疑虑,中国商务部7月21日召集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企业代表,向他们宣传并解读新版《反间谍法》。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更在会中强调,将与外资企业、商协会开展常态化交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着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对于安全部门与商务部门在各自政策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中国政府往往需要有上位者明确“一锤定音”,才能形成整体方向感,“先得心往一处想,方能力往一处使”。

若是既要维持高度国安戒备,又要招商引资,他认为,恐怕难以避免不同党政部门之间继续各行其是,横向协调不易。

台湾学者受邀赴陆交流 入出境时遭扣留盘问

另一方面,北京在推动对台交流方面,近期也出现类似矛盾。虽然自4月以来,两岸逐步重启实体学术交流,大陆频频邀请台湾学者赴陆交流,但近期却传出有受邀赴陆的台湾教授在入境大陆时,遭机场人员扣留、盘查达四小时之久。

自4月以来,两岸逐步重启实体学术交流,大陆频频邀请台湾学者赴陆交流。图为7月25日在南京举办的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活动中致辞。(新华社)

台湾政府的大陆委员会发言人詹志宏上星期四(7月27日)在记者会上主动披露此案,并建议计划前往大陆从事学术交流、宗教活动的台湾民众,非必要暂时不要前往大陆。

根据《联合早报》了解,除了前述案例外,在6月到7月间,至少还发生过两起受邀前往交流的台湾学者,在入、出境大陆时,遭扣留讯问。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今年3月时就曾针对类似情况,公开对陆方喊话。他当时强调,大陆若要将今年定位为两岸“交流年”,试图恢复两岸民间交流,就应该思考如何提供台湾民众赴陆交流的安全保障。

针对近期再传台湾学者遭留置,他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他与政大东亚研究所学者团7月受邀前往北京时,也拜会了官方智库,台湾学者们都对这个问题表达严重关切。

寇健文分析,过去三年两岸交流停摆,如今逐步恢复,大陆的官方部门在执行上面临协调问题。 “对台大交流年是(北京)中央政策,国家安全也是中央政策,大家都在做,有人比较着重国安,有人比较着重交流,你说谁错?谁也没错。所以这是协调的问题。”

他分析,在这种情境下,其他部门在考量执法手段时,未必会配合对台部门,才会出现这种“左脚踩右脚”的问题,但这也会使北京对台工作更加“事倍功半”。

赞一下
(2)
40%
赞一下
(3)
6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