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美印结盟对亚太地区有何影响?

时间:2023-07-06 07: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印度总理莫迪于6月22日对美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并签署了《美印联合声明》,不仅正式宣告美印结盟已初具雏形,而且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国)。

在这一声明中,双方不仅强调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重申“当代全球秩序建立在《联合国宪章》、国际法以及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之上”,而且还“对胁迫行动和日益紧张的局势感到担忧”并“重申对自由、开放、包容、和平和繁荣的印太地区的持久承诺”。联合声明几乎涵盖包括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实际效果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所说,已表明印度开始与美国全面结盟,且合作面超过所有盟国(尽管还没有相应的条约),目的主要就是以印度全面取代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重点战略伙伴,以更好地抑制中国。因此,声明的意义不亚于当初美国利用中国压制苏联,甚至可以说如出一辙。

如果我们将奥巴马时期开始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以及近期美国积极推动的“亚洲小北约”(即美国与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印度等亚洲国家签订的双边或多边由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与美印同盟结合起来看,就会清晰看到美国步步围堵、遏制中国的战略已经呼之欲出,尽管美国政府一直辩解无意遏制中国。

美国所使用的策略说白了就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逐一蚕食或先处理外围,再击核心。中国在面对这一轮轮遏制战略时,反应被动而迟缓,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之策,以至于坐视事态急转直下。中美之间除了贸易战与防疫政策之宣传针锋相对外,俄乌战争中的立场也至关重要。正是中国在俄乌战争的中立表态,彻底拉开了中美的距离。此次美印同盟的最终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度在一系列敏感(俄乌战争)的现实国际争端问题上,改变了原有的暧昧态度,基本上认同美国立场。因此,伴随着防疫以及俄乌问题上的立场转变,难道不也是中国改变中美关系的宝贵契机吗?

美印结盟之前景分析

对于美印结盟之前景,笔者既不太悲观也不太乐观。一方面说明美国又拉到一个亚洲重量级伙伴以抗衡、围堵中国,这对中国未来在亚洲的影响及战略利益,固然有太多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印度迥异于日、中的国情复杂性亦不容忽视,并将在不远的未来极大地影响到美印结盟之前景。

具体而言,决定这一前景的主因有三:其一,从历史经验来看,印度始终深受民族主义意识和国家利益权衡的双重驱使,使得美印关系深受缺乏信任与尖锐分歧的影响,而长期不被美国人所看好;其二,印度国内民族、宗教之复杂性及种姓制度等,必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美印同盟;其三,最终的关键还要视中美关系之走向,以及中国政府如何应对中印关系而定。

因为正是因为面对愈发严峻的中美对抗局势,拜登政府才不惜放低身段,展示出更加务实与灵活的外交政策,积极寻求与印度更加密切的合作。同时,对于长期在中美博弈中持观望态度的印度而言,近五年中印边境持续紧张的事态,以及作为印度死敌的巴基斯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穿过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中巴经济走廊,加剧并恶化了中印关系,正如兰德公司高级国防分析师格罗斯曼(Derek Grossman)所分析的那样。

正是这种现实政治利益的挤压,才使印美走到一起,愈来愈紧密。所以,如果中国能分别从缓解中美、中印关系之持续紧张中下足功夫,以致一举扭转的话,则美印结盟岂非有名无实,仅具象征性吗?

中国的应对之策

资中筠曾说中美关系是谈出来的,对此笔者一方面深表认同,另一方面认为中美关系也是斗争(打)出来的。这里边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中美关系既有韩战和越战的直接冲突之惨痛教训一面,也有中国改开以降双方开展数轮谈判化解危机合作共赢的一面。没有前面的斗,也显示不出后面合作的宝贵与价值;其二是中美因斗争而正式拉开亚太冷战之幕。此后,中美因共同抗苏之需而又走到一起。对于中国而言,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联美抗苏的信号,并顺势开启以改开为标志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进程。所以,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仅仅靠谈而来,也一定少不了斗争,关键是要看中国的国际战略格局之定位,以及与美方斗争之分寸把握,即让斗也不破,合作方能双赢、方为上策,也更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在这方面,冷战给了中国太多启示。正是中美在亚太地区开启的冷战,使得日本成为战后亚太最得利的渔翁。正如资中筠所指出: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基点从扶华制日,转为扶日抑华。因为二战结束时,中国本是美国在亚洲第一盟友,而且几乎获得全体美国人的同情和好感。美国政府在亚洲的战略是扶持和依靠中国,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再起。但随着美苏冷战及韩战打响,两大阵营划分已成,美国决定抛弃中国,确定日本为亚洲战略依靠及扶持对象。于是采取大力扶植日本经贸等一系列措施,成就了战后日本奇迹。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中美博弈,尤其是俄乌战争使得美国大有重启冷战之迹象。这次印度是否会成为最大赢家呢?从此次美印同盟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但能否像二战后的日本再造奇迹,还须拭目以待。正如笔者一再坚信的,任何文明的崛起关键还要看内因,外因即使可一时支撑繁荣富强,最终还是会遇到自身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东亚诸国或地区步西方后尘,成就辉煌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东亚也有东亚的问题与挑战)。

拙论《中美冷战的铁幕已然落下了吗?》(《联合早报》6月2日言论版)文末曾呼吁美国朝野冷静下来,“重回到那个深信并笃敬最大天职就是作为全体人类自由与进步之泉源的美国。然后,再对特朗普政府以降,中美间所发生的所有摩擦认真反思并梳理,以便厘清哪些是中国应调整的,哪些是美国自身应予以修正的?哪些中美之争有双方负气之成分?中美有无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难以自拔?”

这些话又何尝不是说给中国听呢?只有中国朝野上下都能冷静下来,虚心静气,从大国气度出发,并认真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在现实国际政治中的基础,使得西方能重新认识一个以人类命运为旨归的全新的中国,一个以诚待人,值得各方信赖和依靠的中国,一个坚守国际道义与法律,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正义的中国,如此中国方能立于国际社会而不倒,不仅是美国无法遏制,也注定是无法撼动的!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阿什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研究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