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香港人才政策要从入境、产业、经济、教育全面着手

时间:2022-10-08 10: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近年泰国、新加坡、英国等都推出了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而香港政府将于本月19日发表的《施政报告》,人才政策预计也会是重点。不少团体和智库的建议都包括了人才政策,例如香港新方向建议针对新兴产业吸引内地和海外的创科人才来港创业、取消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简化其程序和更新评分标准。由立法会议员等人士组成的香港人才大融合促进组则列出了十点人才政策建议,包括建立人才信息库、跨湾区科研人才库等。

人才政策中最常见的建议莫过于入境政策,即提供、简化及专门化移民及工作渠道,令海外人才更容易到当地工作。然而入境政策充其量只是减低人才移入的阻力,终究未能加强当地吸引人才的能力,而且忽视了培训并留住本地人才的重要性。例如日本过去30年工资增长缓慢以及近来日圆大幅贬值,令愈来愈多日本人才如寿司料理师傅希望到外地找寻机会,这是日本入境政策也处理不到的问题。因此完整的人才政策不应只是吸引移民的对外政策,也要包括对内培训及留住人才的部分。

人才清单便利入境 指定领域重点投资

首先,人才政策必须具针对性,延揽及留住的人才应是对香港经济和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才。香港政府2018年制订首份人才清单,经2021年检讨后现时涵盖13项专业,包括资产管理合规专才、ESG相关财经专才、废物处理专家、资产管理专才、海事保险专才、精算师、金融科技专才、数据科学家及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和表演艺术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及业务交易律师。

然而,人才清单只是让申请人可在“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综合计分制”下获额外分数,仍然只属方便入境的政策,未能加强香港自身吸引力。而细看清单部份涉及的是优势产业,例如香港金融业现金流和人才充足,不难吸引或留住人才,部份涉及的却是新兴产业,例如香港的创新科技领域面对着激烈竞争。因此政府可以再指定具有战略价值的人才,例如人工智能及机械人领域,集中投放资源,而非只是方便入境。

优势建立需时 利诱提高叫价

有了“指定人才”,政府便要针对性地加强个别领域的吸引力。这当然离不开推动产业改革,提升经济增长的质素,形成吸引人才的基本条件。香港现时已在增建科研园区吸引企业进驻,但却未与人才政策连结。政府可以优惠吸引企业带同指定人才来港发展,并在目前的创业基金以外,重点拨款资助指定人才在香港成立创科公司。门槛要订得低一点,让小型的人才团队也能参与其中。

战略产业的优势建立需时,中短期而言,政府要不吝啬地帮助企业提高吸引力。香港的工资不低,以最常用的巨无霸指数而言,疫情前香港是全球工作需时最少便能买入一个巨无霸的城市。惟在“指定人才”相关的战略行业,可能由于仍处于起步阶段,未必能提供较其他地方优厚的待遇。因此政府可以研究推出补贴或税务优惠政策,利诱企业加码在指定人才的受雇待遇。政策设有期限而非长期的雇用津贴,目的是推动企业尝试以更高的薪金吸引人才,帮助新兴的战略行业走上轨道。

减低生活成本 按需培训专才

除了透过企业的间接利诱,政府更可直接资助指定人才的在港生活。帮助海外专才解决住居以及照顾子女等需要。现时香港的人才公寓主要只得科学园去年入伙的“创新斗室”,提供约500个单位。不但供应有限,而且入住条件由科学园所定,不一定满足到政府的政策需要。官方应主导提供更多的人才住房,换取时间在中长期减低香港的的生活成本,这样就不只吸引外地专家,也可留住本地人才。

说到本地人才,培训和教育就是关键。政府可以研究建立更着重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体系,让有天赋的学生更早专攻相关科目,毕业后衔接相应的大学课程。大学的课程当然亦要与时并进,按政府有意发展的战略领域培训相应人才。有相应的人才才能推动香港需要的转型,香港的转型愈到位,培训出来的人才亦愈多机遇。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善用已有的持续进修基金,增加金额于指定技术领域,在不同阶段、更多层面培育指定人才。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