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港府政策减不减辣 先问所为何事

时间:2022-10-07 10: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香港01”评论编辑室

有人要求楼市“减辣”(放宽措施),有人争取防疫放宽,也有人两者皆望。就前者而言,行会召集人叶刘淑仪8月表示政府可以考虑放宽印花税后,政商界要求“撤辣”呼声不绝于耳,声称这对吸引人才至关重要。随着楼价回落,一些人更借势而为,要求政府全面放宽各种印花税以提振楼市。

无可否认,美国联储局“收水”(收紧货币政策)加上香港环境改变,非本地资金来港炒楼的诱因大减。此时若然放宽买家印花税,反而可便利非本地人置业自住,并作为吸引人才的方法之一。然而,香港进一步放宽防疫政策在即,加上美联储或在明年加息见顶,届时会否再有资金涌入,令香港楼市过热,李家超官方也不可不察。

低税非唯一选择 撤辣楼价未必平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都会,必须让资金自由进入,楼价高昂也是必然结果。但以伦敦为例,外地人买楼也要缴交额外印花税,更遑论英国的大学向外地生收取较高昂的学费,也完全无损其作为国际学术中心的地位。相反,难道英属维京群岛或者百慕达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与其只靠低税,香港要做的其实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只要多几间如腾讯、谷歌等大企业落户香港,人才和资金自然也会跟随而来。

人才是否来香港,当然也看居住成本。但若以为低税就是低居住成本,那就是说得太过简单。买家印花税、额外印花税和双倍印花税的推出背景是香港楼市过热,出现大量投机买卖,令楼价急剧上升。措施若能压抑或减慢楼价升幅,其实也是在调控居住成本,用“撤辣吸引人才”的逻辑来说,效果恰恰相同。以1000万物业为例,单是加上买家印花税和双倍印花税,要价就是1300万,但若然完全“撤辣”、楼市再次过热,1000万的单位被炒起两三成,置业成本随时更加昂贵。

故此,“撤辣”和吸引人才并不能简单地等同起来。额外印花税能打击投机炒卖,双倍印花税有助单位以置业自住优先,不论对于帮助市民置业抑或控制居住成本而言,两者都有维持的需要。与此同时,香港若要吸引人才落户,更需要的是高端产业、就业机会、经济机遇,那是产业政策的范畴,无法由调整印花税代劳。

过时政策可检讨 弃守或适得其反

同样道理,整个社会也期望百分百恢复国际往来,但这绝不等如只管撤销防疫措施。对于后者,我们必须检视政策的原意及作用。以限聚令为例,推出之时为2020年3月,当天香港录得56宗确诊个案已是破纪录。当时的防疫目标是防止输入个案造成群组传播,限制四人或以上的聚集在当时而言有其需要。但如今随着冠病病毒变种、香港已接种疫苗或曾确诊人数占大多数,防重症屏障已然建立,当初的四人限聚是否仍要维持,自然值得检讨。

至于安心出行,2020年11月推出之时尚未有疫苗通行证。如今后者已经广泛应用,当相关处所有感染个案发生时,追踪办可以通过疫苗通行证的扫描纪录,追踪密切接触者。同样的,它的存留与否也应按着实际需要作检讨。

即使官方考虑取消两者,我们也必须记得目标是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便利社会复常。相反,若然完全放弃防疫,连必要的检测也以“不便”为由而取消,一旦疫情再次失控、大爆发,最终只会是适得其反,令社会和经济活动再次受阻。从这角度看,楼市和防疫是否“撤辣”的道理其实相同。前者的宗旨是控制居住成本,是否放宽印花税得视乎能否达到此政策目标;后者的宗旨是令社会环境复常,防疫措施的去留得视乎能否令疫情长期可控。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