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选票流向国盟 安华多元路线受考验

时间:2023-08-20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马国特稿:马来选票流失 安华多元路线受考验

马来西亚六州8月12日举行州议会选举,虽然在中央联合执政的希望联盟和国民阵线保住了槟城、雪兰莪和森美兰州政权,但却流失多个传统议席。其中,在希盟已执政三届的雪州,希盟和国阵更丢失三分之二优势。

在野的国盟则延续去年11月全国大选的势头,除了在原本执政的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大获全胜,也成功在其他三州扩大影响力。在六州245席中,国盟横扫146席,希盟和国阵仅拿下79席。

希盟将这股“绿潮”归咎于伊斯兰党保守宗教势力的煽动。不过,分析指马来人对经济现状不满,以及对巫统失去信心也都是推手。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兼马来西亚研究项目主任哈钦森(Francis Hutchinson)认为,国盟在选举中的定位及宣传策略为选情起到加分作用。

最近针对马国年轻人的民调结果显示,宗教在马来人的身份认同上,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此外,年轻人也关注反贪及良好治理等课题。哈钦森告诉《联合早报》:“国盟是不是能比对手更好地维护反贪等价值观,有待商榷。不过,国盟确实能抓住这些课题,进行有效的包装。他们也擅长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尤其是通过TikTok吸引年轻人的支持。”

国盟在原本执政的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大胜,在登州更横扫所有32个州议席。图为国盟的支持者在吉打州的开票活动上庆祝胜利。(档案照片)

分析认为,六州选举结果凸显马国多数选民还是以种族和宗教作为投票的考量。马来人出于对经济和政治地位的不安而投向国盟,非马来人则因对“绿潮”的恐惧,而选择支持希盟和国阵。

马国双威大学政治学者黄进发向《联合早报》分析,随着国阵政府在2018年大选中倒台,马国政治进入了两线制,一边是主张多元的希盟,另一边则是以马来人为主的国盟。“这次的六州选举,多元路线与单一族群路线的对垒就摆在选民面前,而后者似乎更受多数族群欢迎。”

伊党民行党成大赢家 引起社会两极化担忧  

值得关注的是,伊党和民主行动党分别是朝野阵营中,赢得最多议席的政党。伊党在六州角逐127席,赢得106席;民行党竞选47席,拿下46席。

伊党向来主张推动保守的回教议程,并推崇回教国的目标;民行党则以华人为主,提倡开放及多元理念。如今,这两个理念截然不同的政党,分别成为马来人和华人的首选政党,引起社会走向两极化的担忧。

马国理大社会科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阿兹米尔(Azmil Mohd Tayeb)告诉《联合早报》,这是令人担忧的现象,因为马来人和华人在政治上走向两端,可能加深彼此的误解和分歧。

此外,由于两大阵营的支持者明显由不同族群组成,马国政治接下来可能出现更多种族和宗教论述,进一步偏离中间路线。

马国不少选民是以种族和宗教作为投票的考量。分析员担心,马国种族关系可能在选举后进一步恶化。(马新社)

时事评论员王维兴受访时说,一般选举中,中间选民的占比为40%至50%,一旦两极化的情况出现,越来越多的中间选民将被推向两端。

王维兴也是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他说,政治两极化的情况在许多国家都有发生,例如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竞争。“不过,马国政治若出现两极化,彼此间的矛盾和分歧将变得更尖锐,因为马国政治往往是以种族和宗教来区分。”

过去数十年,马国政治都在多元与种族路线之间摇摆。安华从政以来,政治立场也出现过明显的转变。

安华年轻时曾参与回教青年运动,他在1980年代担任教育部长期间,曾大力推动马国教育体制回教化。到了1990年代,安华在巫统及政府巩固势力后,才推出多项改革方案,拥抱多元主义。

安华入狱期间,他的支持者也成立了多元族群政党——人民公正党。

可是面对国盟掀起的“绿潮”,安华上任后积极塑造马来领袖的形象。安华不仅每星期到不同的回教堂祈祷,到国外访问也穿上马来传统服装,为的正是凸显自己的马来人身份。

安华执政八个月以来也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马来人的优惠措施,包括要求国家稻米公司把盈利下放给全国稻农,以及注销垦殖民的债务等。

安华凸出回教形象 马来选民不买账

不过,尽管安华为争取马来选票做出了各种努力,许多马来人却对他抱持怀疑。

马国民调机构巧思中心(Ilham Centre)执行总监希索慕丁(Hisomuddin Bakar)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一些传统马来人视安华为自由派,他们认为安华所做的一切都带有政治目的。从六州选举结果可看出,安华凸出回教形象的努力,并未对马来选票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巧思中心在选举前夕发布的民调,六州选民整体上对安华的满意度为42%。不过,只有24%的马来选民满意安华的表现,华人为88%,印度人81%,其他种族75%。

分析认为,为了突破马来选票的瓶颈,安华和团结政府可能必须在多元路线或种族主义路线之间做出抉择。

事实上,开放的多元路线多年来在马国面临不少阻力。早在马国独立以前,巫统创党人翁惹化因要开放党籍给所有族群遭反对,结果退出巫统创办多元族群的独立党。不过,马来亚各族倾向选择能代表族群利益的政党,翁惹化只好创办国家党,重回种族路线。

马国前首相纳吉执政初期,也设法让马国的经济领域更为开放与自由。不过,这些改革却遭到既得利益方强烈反对,多项经济改革方案不了了之。

放弃多元政策 希盟恐得不偿失

不过,观察家认为,安华若选择放弃多元政策,最后将得不偿失。

希索慕丁说,政府不应为了争取马来选票,而采取民粹主义政策,引导马国走向种族政治。他认为,安华必须找出全新的策略,推动更进步和包容的论述,以对抗国盟所宣扬的分裂性主张。“如果安华选择与回教主义者玩同样的游戏,他将无法获胜。”

王维兴也认为,安华必须做出“市场区隔”。他解释,在主打宗教及种族牌的市场里,选民的第一选择是国盟,不是安华。“如果安华继续跟对手竞争谁更保守,只会得出不温不火的效果。”

他指出,从1998年的烈火莫熄运动、2008年希盟成功执政雪州和槟城,再到2018年希盟成功执政中央,安华和希盟靠的是中间及多元路线。“经历了过去八个月的政治实验,安华和团结政府应做出检讨,尝试将马国政治拉回中间路线,否则国盟将在下一届大选中继续占优势。”

安华应专注提振经济 协助巫统收复失地

为了扭转团结政府在马来选票方面的劣势,安华的首要任务是提振经济,协助巫统赢回马来选民的信心。

有分析认为,安华自去年11月出任首相以来,为了顾及六州选举及讨好传统马来选民,执政表现显得保守,缺乏突破性改革。

希索慕丁说,随着六州选举落幕,安华应利用接下来四年时间,着手推动经济转型,以重拾选民对政府的信心。

他认为,安华应把重点放在经济复苏,尤其是解决生活费上涨的问题。“政府也应向有需要的群体提供援助。我相信一旦经济及民生获得改善,选民将在下届大选,用手中一票表达对政府的认同。”

另一方面,巫统的选票流失是促成国盟势力壮大的主要原因。在六州选举中,巫统上阵108席,只拿下19席。

黄进发认为,安华应协助巫统复兴,包括鼓励巫统进行领导层更替,以收复巫统原有的传统马来选区。

他也建议希盟和国阵检讨选举策略。六州选举中,希盟和国阵经协调,避开了在同一选区上阵对打的局面,但黄进发认为,这未必是好事,因为如果双方一起上阵,或能分散国盟的选票。

马国六州选举结果显示,巫统的选票进一步流向国盟。分析认为,首相安华必须协助巫统改革,才能为中央团结政府争取更多马来选票。图为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左三)与安华(左四)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等待州选举开票结果。(档案照片)

在西马半岛,马来选民占多数的选区有117个,非马来人占多数的有约48个。如果希盟能有效协调与巫统的合作,将有望重夺一些乡区的马来议席,避免巫统的选票进一步流向国盟。

哈钦森也提出,希盟必须扩大与巫统的联系,而不是将重点集中在巫统主席阿末扎希身上。“虽然阿末扎希在党内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巫统里头还有其他人。安华和希盟可考虑在巫统扩大网络,并参考六州选举的结果,检讨双方在哪些方面可进行实质合作,以加强彼此间的选票转移。”

第三政治势力加入 可避免族群分化

为了避免马国的族群关系在选举后进一步恶化,学者建议团结政府将舆论导向跨越种族及宗教的宏观课题,并推动跨族群对话,将马国政治拉回中间路线。

马国社会在讨论议题时,经常会不自觉地从种族及宗教角度出发,舆论难以摆脱分裂性质。但值得关注的宏观课题其实很多,包括中美竞争、人工智能所带动的全球经济转型、全球暖化等,而推广这方面的意识相信能帮助民众跳脱种族及宗教论述的框框。

黄进发也认为,各政党有责任教育支持者,鼓励跨族群的交流与认识。他以民行党为例说,要推动多元种族路线,民行党就必须培养华人选民的同理心,帮助选民了解大局,否则支持者可能放弃投票。

他也建议马国引入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让以青年、社会阶级,以及环保等课题为主轴的政党有机会脱颖而出,摆脱种族主导的政治局面。

由于马国奉行得票多者当选的“简单多数制”(First Past the Post),在这次选举中,小型政党如马国联合民主阵线(MUDA,也称睦达)及社会主义党均全军覆没。

对此,阿兹米尔说,尽管选举制度对小党不利,但睦达和社会主义党在竞选期间其实扮演了监督大型政党的角色,并关注主流政党忽略的课题。他认为,睦达接下来可把握马国将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的优势,争取年轻人的支持。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