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紧不得也松不了的中国防疫

时间:2022-11-09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京腔新韵

上星期六,中国国务院举行中共二十大后首场疫情发布会,此前一天,市场和舆论充斥着乐观情绪。

国际媒体引述中国防疫专家曾光称,中国正在积累对外开放的条件,“动态清零”政策很快将出现实质性变化。同日,有媒体也报道,中国正在研究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措施、考虑缩短入境旅客隔离天数。

这些消息都指向同个方向:中国可能放松持续三年多的高压防疫。敏锐的市场嗅到利好,中国股市当天强势反弹;社交媒体上关于放松防疫的讨论也是热火朝天。

然而,在那场外界高度期待的发布会上,官方仅强调会防止防疫“一刀切”,继续重申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这让很多人大失所望,直呼这场发布会“反高潮”。

带着失望和对无休止防疫的厌倦,舆论星期天(11月6日)找到了宣泄的突破口。当晚,河南郑州官方在一场疫情发布会上,对当地的疫情防控进行检讨。一名女干部面对媒体,谈到基层人员在防疫中的忘我付出,特别提到自己因为抗疫错过女儿18岁生日,缺席了女儿的成人礼。说到动情之处,她一度哽咽。

可这张“悲情牌”丝毫没有赢得共鸣,反而在互联网上遭遇汹涌舆情。中国媒体形容,这场发布会的“人情味儿”加得画蛇添足;网民不客气地批评,很多人因为层层加码的防疫政策,连亲人去世都无法做最后的告别,这名女干部实在“太矫情”。

沸腾的民意中包括人们对官员脱离实际的愤怒、对防疫影响生活的不满,更有对长期无差别封控的怨气。这种怨气在本轮疫情中更为突出,一方面是因为民间原本对官方在二十大后放松防疫有较高期望,但二十大过后,清零政策仍毫不动摇,让很多人的心里凉了半截。另一方面,地方官员在疫情中不顾经济和民生,动辄封城静默管理,限制人员流动,配合防疫的民众还无法获得基本权益保障,让越来越多人难以接受。

近期的疫情还连续引发悲剧,兰州一名三岁男童一氧化碳中毒却因封控耽误救治而死亡,内蒙古一名女子眼看母亲坠楼却因大门被防疫人员焊死无法下楼救母。山东临沂市星期一又发生防疫人员殴打居民事件,引发网民众怒。

在北京,虽然万幸没有发生防疫悲剧,但民众对防疫政策的怨言一点也不少。

前中共政治局常委陶铸之女陶斯亮上周发文,痛斥北京过度防疫。这名81岁的“红二代”前阵子和丈夫去了趟浙江湖州,尽管当地没有疫情风险区,她却接到北京防疫应用软件健康宝弹窗通知,禁止她返京。她为此不断填写申诉表格,几十次拨打热线电话都无法解决问题。

官方一再强调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但北京健康宝限制进返京的问题近期越演越烈,就连大批最近从北京到上海采访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中央官媒记者,也都因健康宝异常,无法返回北京。

这两天好多人在朋友圈转发一篇题为《北京人:每一场出差,都是离家出走》的文章。作者写道,有人因为北京的防疫政策在外流落两个半月,从夏末到立冬,离开时还穿着短袖;“你永远不知你这次出京,需要在外困顿几时,你带的箱子,装不装得下一次降温的秋寒”。

中国现在的防疫现实是,带着极大不确定性的封锁隔离,以及无法做到精准防控的清零政策,给人员和要素流动带来极大障碍,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情绪都已经快吃不消。与三年前相比,清零政策的有效性也因病毒传播性更高和防疫疲惫感上升而减弱,以日常的核酸采样为例,它早已从过去捅到喉咙深处的咽拭子,变成随意在舌头点两下的“舌拭子”。

高压防疫难以长久持续,但要如何调整,是摆在高层面前的一道难题。高压防疫越是接近临界点,防疫问题的两难就更突出。客观上,有14亿人口的中国若放弃清零,会是一项充满不确定的试验,医疗资源是否发生挤兑,民众对感染病毒和疫情导致死亡案例激增的心理接受度有多高,社会会否因此发生不稳定都是很大未知数。虽然近期舆论在整体上推着中国往开放的方向前进,但很多沉默者对冠病的恐惧也继续存在,郑州富士康厂区发生疫情后,大量员工徒步“逃疫”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防疫正在经历紧不得也松不了的阶段,如果要往放松疫情的方向迈进,官方预计还得在舆论上做进一步铺垫,打消民众对病毒的恐惧,而在明显看到这方面的舆论造势前,任何对中国退出“动态清零”政策的期许恐怕都是过早的乐观。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