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稿:美团进军香港 会否铩羽而归?

时间:2023-07-16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香港特稿:美团进军香港 会否铩羽而归?

香港今年初与中国大陆恢复全面通关后,在香港从事新媒体工作的李律进(33岁),每个周末都会回老家广东度假。

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自己每次回老家都有一个指定动作,就是每天用美团叫外卖。

李律进说:“有些好吃的餐厅距离我家太远,用外卖服务最方便。反正叫一个外卖才四五元人民币的额外费用,很划算。”

今年5月美团正式进军香港后,身为“粉丝”的李律进第一时间注册成为会员,开始在平台上下单。对于使用体验,他大致满意,认为美团在香港的服务尚算不错。

李律进向记者展示他在中国大陆使用美团点餐的记录。(戴庆成摄)

另一名经常在外卖平台点餐的港人陈安吉(化名),不久前第一次使用美团在香港的外卖服务。她受访时形容,这次外卖服务让她感到“惊喜”。

陈安吉说:“服务好快,由下单到送上门只用了十几二十分钟。食物也保存得很好,很热很新鲜。”

随着互联网普及,近些年香港饮食外卖平台逐渐盛行。早在2014年,德国的Foodpanda就率先登陆香港,英国起家的Deliveroo(户户送)之后在2015年进军香港市场。美国的Uber Eats则在2016年到香港抢滩。

经过一轮“烧钱”混战后,Uber Eats最先败下阵来,在2021年底宣布撤出香港。香港外卖平台市场主要由Foodpanda及Deliveroo瓜分。

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冠病疫情让香港社会长期实施严格的社交限制措施,也为香港外卖行业带来发展契机。

根据数据平台Statista估算,香港外卖平台总收入将由疫情前逾36亿港元(下同,约6亿新元)上升至今年超过51亿港元,2027年更会进一步攀升至逾61亿港元。

由于看好香港的外卖市场,中国大陆外卖龙头企业美团今年2月正式宣布进军香港市场。

经过多月部署,美团在5月22日以KeeTa品牌名义登陆香港,首阶段在人口密集的旺角和大角咀两个地区测试营运,近日逐步将版图扩展至深水埗、尖沙咀及红磡等地,预计今年底复盖全港。这也是美团首次走出中国大陆市场。

美团大洒金钱吸客,一上线就推出“十亿激赏”计划吸引新客及餐厅,以“烧钱”策略与另两家业者硬拼。

美团旗下全新外卖平台品牌KeeTa登陆香港后,在旺角街头张贴宣传广告。(香港中通社)

KeeTa的优惠包括餐饮折扣、免运费等,注册新用户能获得优惠券,吸引不少港人注册成为会员。KeeTa也推出“准时保”政策,为逾时外卖埋单。美团形容,“准时保”是公司的独家保障服务,目前行内暂无同类保证。

在香港的首日送餐服务,KeeTa早上8时开启服务后仅六分钟,就开出全港第一笔订单。据统计,从送递员到店取餐、送餐,到用户收到外卖,全程历时只用了14分32秒。

有香港媒体当天派记者实测KeeTa的叫餐服务,也发现除了准时送达,这一次外卖只需要支付51港元,对比堂食需要的约75港元,节省了约24港元。

香港外卖平台重现三方混战

香港外卖平台市场目前主要被Deliveroo及Foodpanda占据,但外卖交易总额占餐饮行业整体市场比率仅8.3%,与中国大陆的21.9%相比,仍有较大距离。随着美团的加入,香港外卖平台市场正重现三方混战局面。

美团旗下KeeTa投入营运至今不到两个月,目前仍继续以低价及多项迎新优惠抢客,对市场的影响有待观察。

由于KeeTa尚未推出自取服务,电子消费数据平台Measurable AI按外卖定单数据分析,KeeTa开业首月在旺角和大角咀地区约有20%市场占有率,Deliveroo和foodpanda则分别占约36%和44%。

面对美团抢滩,已在香港营运多年的外卖平台Deliveroo邀请黄秋生、林海峰、泰山和卢觅雪四名香港艺人拍摄广告。图为泰山(左)饰演的送递员向卢觅雪派送外卖。(互联网)

面对美团来势汹汹,Deliveroo及Foodpanda皆表现淡定。Foodpanda回应时指出,乐见外卖平台行业百花齐放,让消费者和送递员有更多选择;美团选在这个时刻进场,恰恰反映外卖平台在香港仍有发展潜力。

Deliveroo香港区发言人说,公司在香港发展逾七年,一直对食物及生活百货外卖市场前景十分乐观,视竞争为推动创新动力,未来会积极完善现有服务,帮助餐厅及生活百货伙伴扩展业务。

香港社会各界也普遍欢迎有新竞争者加入外卖平台行业,认为如果能有良性竞争刺激需求,进一步做大外卖市场,对业界、从业员和消费者都是好事。

美团高薪“招兵买马”

较早前,美团外卖业务筹备进入香港市场,以高薪“招兵买马”。有港媒根据招聘文件分析,以行业标准一小时内送递约两单计,假设送递员当月做满500单且获得所有奖赏,车手收入最高可达3万5000港元。

香港服务业总工会自由工作者分会主席王师乐认为,送递员有望在这一波竞争潮中获益。她以美团KeeTa早前登陆旺角及大角咀试营运为例说,该区外卖员整体送餐报酬上升了两三成。

她指出,Foodpanda及Deliveroo的车手单价之前下调到20港元至30港元,但现在美团KeeTa在旺角一张单,单价就达50多港元,Foodpanda及Deliveroo的车手单价随后立刻上调,例如Foodpanda繁忙时段送旺角的每张单单价加了10港元左右。

5月底正式在香港上线后,KeeTa首批合作餐厅包括麦当劳、美心MX、肯德基、华御结、鸿福堂、南记粉面等热门品牌。

香港本地老字号凉茶品牌养和堂也是美团合作方之一。该公司行政总裁郑文荣说,品牌最初只和Foodpanda合作,其后加盟美团,期望能开拓新的消费群。公司第一天在美团平台获得四笔外卖单,消费金额在100港元左右,成绩比预期好。

她指出,加盟外卖平台是抱着在“没什么成本下开设多一间分店”的想法,对于加入美团,也是希望多一个渠道拓展消费者;虽然来自外卖平台的生意不算多,但就算没生意,当年轻人在外卖平台上看到他们的产品,也有宣传的效果。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透露,Foodpanda及Deliveroo早前向合作餐厅收取的佣金大约为三成,中小餐厅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可以赚;另两家外卖平台也要求餐厅签署独家条约,包括只能和一家外卖平台合作,这变相让餐厅没什么选择。

他指出,随着美团加入竞争,近来各大外卖平台都降低合作佣金;Foodpanda及Deliveroo两大龙头外卖平台也解除了独家条约。

消费者陈安吉希望美团的加入,能带动和提升整体外卖平台的服务素质。(受访者提供)

黄家和预计,在此情况之下,各外卖平台食物价格有望调低,“加上近来各大外卖平台都大做广告宣传,也变相提高了餐厅的曝光率,这对整个饮业行业是有利的”。

消费者方面,陈安吉认为,不同外卖平台有不同的运费和平台费,对比其他外卖平台,美团最有吸引力的是运费和平台费便宜,性价比高,而且推出不少优惠。她希望随着美团的加入,能带动和提升整体外卖平台的服务素质。

美团可能错过黄金期

Foodpanda和Deliveroo两大外卖平台这几年能在香港崛起,一部份要归功于疫情封控,而疫情后进军香港的美团是否已经错过“黄金期”?

消费者李律进对于美团在香港市场的前景不太乐观。他指出,香港餐厅密集,不管在哪里,都能方便地在附近找到地方吃饭;香港偏高的人工成本,使得配送费居高不下,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李律进认为,香港外卖市场的最高峰是疫情期间,现在“黄金期”已过,美团进军香港已失去良机,短期内恐怕难以大幅抢占香港市场。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坦言,不看好KeeTa在香港的前景,因为香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只是疫情期间人们没有选择,才令外卖业蓬勃起来。

他指出,美团在中国大陆取得成功,是因为当地幅员广阔,市民对外卖、网购有一定依赖;此外,大陆的外卖员规模庞大,也准许在行人道驾驶电动车送餐。这和香港情况大相迳庭,美团在香港营运初期的优惠过后,将难以留住顾客。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营运初期的优惠过后,美团将难以留住顾客。(受访者提供)

李兆波认为,美团很难在香港做大的另一个原因,和港人本土意识有关。在这方面,支付宝和微信就是很好的例子,政治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他也指出,家电市场更容易看到这一点,例如冰箱、洗衣机等大多都是中国制造,但当贴上外国知名的品牌会更受欢迎;反之,美团虽然在大陆很有名,但在香港的受认可度仍然不足。

但李兆波相信,美团大洒钱进军香港市场,背后有两点考虑:一是香港是一个国际市场,美团希望以香港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桥头堡;二是以香港作为测试点,利用香港的激烈竞争环境,测试进入其他竞争激烈市场的策略。

大陆餐饮品牌水土不服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大陆一些知名的餐饮品牌在进军香港后,纷纷水土不服,最后铩羽而归。

李兆波印象最深的是曾经很流行的喜茶,但这家中国大陆知名的连锁茶饮品牌2019年后在香港基本消失。此外,海底捞在大陆很成功,但在香港也反应一般。

究其原因,李兆波分析,除了港人的本土意识,这也和香港市场有太多选择有关,香港市场规模小、竞争激烈,大陆品牌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他说,“大陆品牌要打入香港市场,高质量和良好的服务仍然是关键,但这需要很长时间建立,就如日本品牌也是通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拥有今天的地位。”

分析师:香港业务可作为美团试验国际化跳板

香港安里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郭家耀则认为,美团在大陆有逾6亿8000万用户、活跃商家920万家;相比之下,香港的外卖业务对美团的贡献不大。

他指出,市场暂时并不期望KeeTa在香港的外卖业务,对美团收益及股价有明显提振,但会密切留意美团将来会否把香港业务扩展至东南亚;虽然美团目前尚未表达对海外市场有兴趣,但香港业务可以作为试验国际业务的跳板。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