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年5月起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

时间:2023-12-18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北京综合讯)中国支付领域发展迅速,但存在违法挪用资金、提供电信诈骗资金转移通道等,官方为防范风险,明年5月起将实施相关监管条例。

综合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社星期天(12月17日)的消息,中国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明年5月1日施行,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行政法规。

《条例》规定,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应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其支付业务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具体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同时,支付账户须以用户实名开立。

为保护用户权益,《条例》禁止非银行支付机构将核心业务和技术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并须妥善保存用户资料和交易记录,确保支付账户安全。《条例》也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有分析认为,《条例》解决了中国支付产业长期以来适用法律层级较低的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了对支付机构的全面监管,有利于防范支付行业风险。

支付宝、微信、抖音等大型支付平台已表态支持。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2022年全年处理支付业务超一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人民币(75万亿新元),分别占中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约80%和10%,服务覆盖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在快速发展下,一些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违规挪用用户资金,泄露或不当采集、使用用户信息;个别支付机构铤而走险,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等。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