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团派退出新一届中央政治局

时间:2022-10-24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于泽远:团派退出新一届中央政治局

中共二十届

一中全会

蓟燕春秋

在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闭幕会上,79岁的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因身体不适中途退场。他经过总理李克强身边时,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像是表示安慰。

作为胡锦涛上世纪八十年代主政共青团时期的老部下,李克强的政治生涯已进入了倒计时。尽管还没到传统上的退休年龄,李克强却没有入选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意味着他将在明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后卸任总理,正式退休。

同为共青团系统(团派)出身的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也没有进入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将在明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后退休。曾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副总理胡春华虽入选新一届中央委员,却没能进入新一届政治局,显示他也将在明年3月卸任副总理,退居二线。

不仅如此,曾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陆昊二十大前从自然资源部部长转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仕途严重受挫。另一名曾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没有进入新一届政治局。

共青团历来被视为中共的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单位、各部门,大多数中共党员年轻时也都有加入共青团的经历,但加入过共青团或在基层团组织担任过干部的官员并不等于团派。严格意义讲,团派是指在团中央担任过书记,或在团省委担任过领导的官员,他们在工作中多有交集,相互比较了解并可能形成某种同盟关系。

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团派领军人物胡耀邦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以来,历届中共政治局都有团派高官加入,包括十二届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十三届中共政治局常委胡启立,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等。

“团灭”现象40多年来仅见

通俗地说,团派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中遭到“团灭”,这是过去4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

改革开放后,中共干部队伍急需年轻化、专业化。在团中央、各个团省委工作的官员有不少符合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加上改革派领军人物胡耀邦对共青团干部的重视,团派开始在政坛崛起。胡启立、王兆国、胡锦涛等担任过团中央领导的高官成为上世纪80年代引人瞩目的政治明星。

1987年,胡耀邦因反对“自由化”不力,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团派大将王兆国从中办主任调任福建省长;1989年政治风波后,胡启立失去接班人地位,团派明显受挫。

但作为改革派,团派仍受到邓小平的重视。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胡锦涛进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确立了接班人地位。团派干部仍是政坛的重要力量。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胡锦涛接任,李克强、李源潮、刘延东、汪洋、胡春华等团派干部陆续崛起。李克强一度被视为胡锦涛的接班人。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共青团系统出身的高官一度占据中国各省级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多数,团派迎来了高光时刻。

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中国高层权力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官方通过强力反腐树立起超越前两任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的威望,逐步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并在2016年恢复“核心”地位。作为高级干部“摇篮”之一的团中央被指高位截瘫,不接地气,团派气势受到重挫。

2017年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官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共指导思想,宪法也取消了对国家主席任期的限制。李克强、汪洋等团派大将虽然仍占据高位,但权力已大幅缩水。

如今,中共新一届政治局中已难觅团派身影,这既是最高决策权“定于一尊”的结果,也说明传统的团派干部已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

团派退出中共政治局,并不等于共青团不再是中共的后备军。实际上,人数庞大的共青团员仍是中共党员的重要来源。但对团派重要干部来说,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摆脱脱离实际的形象,将是决定他们今后仕途的重要课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