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展望》中国高压反腐机制渐成形 经改愿景落地仍须加力(3)

时间:2017-10-13 09: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中国经济是否步入新周期?**

相较中国前40年的经济改革,中国要在十九大后继续推进深水区改革不仅涉及经济领域,更涉及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的难题。在改革促经济和经济倒逼改革的相互作用下,确保经济平稳无疑是中国推进改革的前提条件。

中国上半年GDP超预期的同比增长6.9%,但7-8月份的经济数据又有所回落,在对庞大地方债务忧虑未消,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穆迪和标普先后调降中国评级,也显示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犹在。

“可以这么说,今年中国经济实现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全年可能还会有更好一点的结果。”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称。

这是为预热下周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新办举办数场预热宣传造势,全面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布会的其中一场。

而在看似平稳的经济数据背后,对于中国经济是否步入新周期的讨论也是近期学界讨论的话题。

对此,两年前提出新周期概念的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认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型改革效果正在显效,对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显而易见,中国已经步入新周期的门槛。

他在此前接受路透专访时指出,中国经济正呈现稳定性,适应性,均衡性和有效性的新周期特点,因此不必太在意GDP的短期波动,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仍会在6-7%之间波动;但汇率、房地产和债务风险仍需高度重视。

相较陈东琪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祝宝良则持相对谨慎的观点,认为这一判断为时过早,因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尚未聚集。

他认为,虽然目前中国经济企稳,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到来,仅仅是新阶段下的暂时企稳,许多结构性矛盾并没有解决,改革的文件出台很多,但很多关键领域的推进却很慢甚至推不动,尤其财税改革和房地产领域方面。

“经济结构和制度性的问题不改革,包括国企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分配以及潜在的财政风险等等,中国经济很难焕发真正的活力。”祝宝良称。(完)

审校 杨淑祯


赞一下
(2)
25%
赞一下
(6)
7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